第133章 一個殘酷的真相-《大夏狀元郎》
第(1/3)頁
寫什么好呢?
盧勛提筆之后,稍稍思索了一下,便開始揮墨如雨,很快,一行大字躍然紙上。
“道可道,亦可名,一分二,理便清。天之道,萬物之規律,人之道,人類之理法。天道不可逆,人道萬萬千,道道不相同,善惡存理間。”
贈人字,通常是寫名言警句,或詩詞佳作,可盧勛思考過后,卻是把鄭經所重新定義之道的精髓給總結了出來。
稍稍模仿了一下《道德經》開篇的那一句。
在他看來,贈鄭經字作,名言警句、詩詞佳作之類的已不合適,那就不如把他所定義的道給寫出來,這樣一來,若是這句能被廣為傳播出去,那他還能蹭上一把美名。
因此,在寫完之后,他滿意地在前面加上了“贈浪之先生”等字樣,又在后面署上了名,蓋上了印,在眾目睽睽之下,問道:“浪之先生,此字是否還算合你心意?”
鄭經:“……”
我能說不滿意嗎?
聽說古代的文人士紳極好名聲,見光就想沾,現在看來,果真如此啊!
說實在的,在他看來,刺史大人的這筆字其實還算是不錯的,只不過這寫的內容,明顯是想沾我光嘛!
不過也罷,思想和文化這種東西,傳播開來才是目的,只要有利于傳播,這名聲你們誰想蹭就蹭好了。
于是他貌似誠懇地回道:“那是當然,謝盧大人?!?
盡管他已經得知,這盧大人應該很快就要入京成朝廷大員了,并且已經明顯在向他示好了,但他卻并沒有巴結的心思。
亂世之中什么最重要?
千萬別亂站隊。
但也盡可能少得罪人。
因此,他還是繼續保持著不卑不亢的態度。
只是這么一來,就更是顯得他有名士之風了,讓盧勛更是動了交好之心。
只不過現在盧勛人還在泗州,回京還有待時日,因此,當著這么多人的面,他也沒打算繼續示好,而是說道:“那就好,有緣的話,咱們會寧再見。”
留下這么一句之后,他先帶著一眾官紳告辭而退。
其實他很想像諸糅真人一樣,拉著鄭經徹夜論道的,只不過他作為泗州刺史,那么做的話,拉攏或交好之心實在是太過于明顯,因此他決定見好就收。
反正像鄭經這種注定要成為名士的人,等他回會寧之后,也不會就此被湮沒在茫茫人海,想找他論道,以后還有的是機會。
盧勛就這么走了。
可就算是他并沒有進一步向鄭經示好,其他人也已經感覺到了他對鄭經的非同一般。
就好比說挑起今晚這場論道的席希明,在盧勛等一眾官紳走后,就心情復雜地找上了顧傾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岗市|
古蔺县|
商水县|
定远县|
永嘉县|
五家渠市|
八宿县|
罗田县|
庆安县|
桓仁|
年辖:市辖区|
庆阳市|
织金县|
石景山区|
普兰县|
沈丘县|
会泽县|
大丰市|
恩平市|
准格尔旗|
阳信县|
广州市|
福泉市|
阜新|
五家渠市|
安国市|
鸡西市|
武清区|
黄龙县|
宁南县|
胶南市|
遂溪县|
同江市|
彰化市|
方山县|
繁峙县|
鄄城县|
杭州市|
新和县|
来宾市|
松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