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出師不利-《大夏狀元郎》
第(1/3)頁
顧傾城的判斷是對的嗎?
還真是沒錯。
若是用一句話來形容《道德經》的精髓,那就是:水之德,近于道。
在《道德經》的第八章里,就以水來喻道。
在它的第四十八章里,又以“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來形容水。
在第七十八章,又講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
總而言之,在《道德經》里,給予了水極高的評價,但無一例外的是,都只提了水的善,沒有說水的惡,因此,真要有人較真的話,還真是可以拿此來做文章。
但真要是有人來拿此做文章,并且還想以此駁倒《道德經》的話,那就還真是太小看老子的智慧了。
別忘了,老子之所以出名,除了提出了道的理論之外,還有極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他的辯證思想,而在《道德經》里,辯證思想也隨處可見。
比如說: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其中最為核心的辯證思想在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
有了辯證思想的存在,那再想找《道德經》的茬,那就有點難了。
水有沒有惡?
當然有,善惡相對,沒有惡的存在,又哪能體現出水的善?
那水的惡你怎么不提,比如說滔天洪水,泥石流等為禍人間?
那能怪誰?
還不是人類過于貪婪,對自然造成了破壞?或者是你們明知水往地處流,干嘛還要居住在低洼之處?
類似的應對很快就來了。
而同樣博學多才的席希明就深諳此道,現在顧傾城一提水的善惡,想以此來否認《道德經》所定義的道,他頓時就想起了自己曾經看過的一個典故。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丹县|
赞皇县|
皋兰县|
微博|
阿拉善盟|
仙游县|
铜陵市|
庄河市|
梓潼县|
辉南县|
阿鲁科尔沁旗|
临西县|
嘉善县|
元朗区|
洛浦县|
怀安县|
额尔古纳市|
渝中区|
东丰县|
博罗县|
泰和县|
巧家县|
垫江县|
南和县|
澎湖县|
商城县|
米易县|
浦县|
平原县|
班戈县|
竹北市|
子洲县|
长海县|
扎赉特旗|
万安县|
富平县|
云和县|
扶余县|
舞钢市|
张家港市|
定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