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我的科學時代》
第(2/3)頁
作為b站著名學者,余華深知這項本該1949年誕生的頂級煉鋼技術,對于這個時代的中華而言究竟意味著什么,既然要走科學道路,這項隸屬冶金行業(yè)的頂尖技術就是他的目標之一。
“搞氧吹爐需要攻克兩個核心關鍵技術,一是氧槍,二是耐火材料,這項技術是我現(xiàn)階段無法研究的,資源和知識儲備均不支持,等我考上清華再研究,列為前中期目標。”余華心中思考,浮現(xiàn)關于氧吹爐技術的核心所在,進行相關安排。
氧槍和耐火材料是氧吹爐的核心,這兩個東西需要涉及制造、材料、化工等多種領域,是余華現(xiàn)階段無法搞定的,北平四中無法提供實驗室和基礎設備以供研究,唯有國立清華才有這種資源。
說實話,余華要求不高,什么100t級,50t級,這些太過遙遠,就連10t級都是奢望,但凡能搞出2t級實驗室級別的氧氣頂吹轉(zhuǎn)爐就已滿足。
一臺2t級氧吹爐總耗時約為30分鐘,一天平均冶煉次數(shù)可達48次,滿負荷運轉(zhuǎn)鋼鐵日產(chǎn)量達96噸。
別看96噸日產(chǎn)量不咋地,但換算成年產(chǎn)量就高達3.5萬,對于1937年鋼鐵年產(chǎn)量僅有4萬噸的中華而言,這完全是爆炸式產(chǎn)量。
只要有了2t級規(guī)模,5t級氧吹爐,10t級氧吹爐還會遠嗎?
現(xiàn)在,關于搞氧吹爐和編寫三大神書的目標暫時不急,首要目標仍舊是學習。
唯有掌握更多的知識,方是王道!
此時,羅文廣聽到眾人的回答,紛紛點頭,目光瞟到一直靜靜坐著沒有發(fā)言的余華,打了手勢,示意眾多同學安靜下來:“余生,你之志向是何?”
教室內(nèi)一片安靜,眾人目光盡數(shù)投向余華。
坐在第一排的李凡和趙安元,紛紛看向這位全班唯一沒有完成假期作業(yè)的同學。
“回先生,樺欲考國立清華,留洋美國,學習先進技術,報效祖國。”被念到名字的余華從自我思索之中回過神來,起身站立,余光環(huán)顧四周感受到同學們的目光,沉默一番,說出人生志向。
此話一出,不少學生頓時眉宇微皺,投來異樣眼光。
正值國難,不留下來報銷祖國,竟要留洋美國,這不是逃避嗎?
盡管這些年自清華而出留洋不愿回國的學子尚在少數(shù),但,絕不是沒有!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苏县|
论坛|
新郑市|
昭平县|
岢岚县|
和静县|
怀来县|
醴陵市|
柏乡县|
武鸣县|
祁东县|
靖边县|
沙湾县|
青田县|
邓州市|
昭平县|
玛曲县|
宁晋县|
正定县|
米泉市|
漳浦县|
农安县|
丰县|
萝北县|
阳城县|
宝兴县|
仁布县|
桂平市|
微山县|
昌图县|
阿鲁科尔沁旗|
永顺县|
浮梁县|
滦南县|
临潭县|
绵竹市|
卢湾区|
临泽县|
涟源市|
盐津县|
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