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由勾股定理可知: ∵,|pf1|2+|pf2|2=|f1f2|2=100 ∴,|pf1‖pf2|=32 ∴,s=1/2(|pf1‖pf2|)=16。 “呼,好像沒錯,應該就是十六,終于算出來了。”余華放下鉛筆,望著密密麻麻的草稿紙,心中終于松了一口氣,伸手擦了擦額頭冒出的汗水,心中成就感油然而生。 成了。 以前最討厭和最不喜歡的雙曲線焦點三角形,基本掌握了,今天算學教科書進度拉了一大截,可喜可賀。 休息半分鐘,余華沒有繼續動筆學習,他已然從極其專注的忘我狀態退了出來,重新看了一眼算學教科書,果不其然,上面一系列知識點全都變得晦澀抽象,一時之間難以理解。 再看一眼草稿紙,上面寫著的雙曲線焦點三角形題目,變得晦澀難懂起來,整個計算公式和過程令余華看的眼花繚亂,與半分鐘之前如有神助的狀態相差甚遠。 誒,面積是多少? 等等,左右焦點f1和f2怎么算來著? 看了兩眼,余華感覺腦袋有些混亂,丟掉鉛筆,選擇游戲,抬手看了看手表,深夜十一點半,已經過去四個小時,心中思考:“我已經到達極限,腦袋反應遲鈍,還有一種缺氧的感覺,學習時間四個小時,加上今天上午學習的兩個小時,總共六個小時。” 六個小時。 這是余華測出來的大概數據。 經過昨天到現在的學習,余華發現學習時的那種忘我狀態,在大腦正常的時候就會出現,這種狀態之中,他感覺自己仿佛掌握一切,置身知識構成的世界,享受來自于知識的洗禮與灌輸,各種靈感不斷冒出,可以讓他感受到數學的快樂。 但隨著大腦漸漸使用過度,產生疲倦,直至缺氧到達極限,自己就會從這種狀態里退出來。 這時候,數學的快樂,一瞬間就會扭轉為來自數學的折磨。 什么快樂和舒服? 一邊去。 經過今晚的測試,一天時間,這種忘我狀態大概能維持六個小時左右。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