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七章 貧家子的勝利-《大明第一臣》
第(1/3)頁
面對蔡本的提問,張庶寧突然覺得很好笑。
“蔡先生,我依舊尊稱你先生。可事到如今,你還以為是仗勢欺人,又或者想拿你怎么樣?你就沒有覺得,自己哪里錯了?”
“錯?”蔡本突然勃然大怒,“我錯在識人不明,錯在收了個白眼狼!你悖逆恩師,今后的大明,斷然不會有你的生路,你,你完了!”
聽到這話,張庶寧簡直哭笑不得,如果說此前還有最后的那點念想,也蕩然無存了。
“蔡先生,我是復旦學堂的生員,今后大概就是一名普通的老師。我會好好教我的學生,教他們什么是是非對錯,教他們該站在哪一邊說話。我會期望他們成為大明的棟梁之材,華夏脊梁。但我絕對不要要求他們,對我感恩戴德,唯命是從。我也不會想著,聚集一幫人,聽從自己的安排,呼風喚雨,如何如何……總之,先生教我的治學方法,我會記在心里,發揚光大。至于先生的為人,我以為,先生應該好自為之。”
說完之后,張庶寧起身離去。
只留下蔡本,在這里氣得臉色鐵青……他并不是傻子,相反,他很聰明,甚至連張希孟講的那些東西,他都領悟很深。
不然也不會在復旦學堂,風生水起。
但是在蔡本看來,張希孟所講的東西,大約就和孔夫子一樣,可以寫在紙上,掛在嘴上,唯獨不能放在心里,不能當真。
在孔孟之道以下,士大夫執掌大權,輔佐天子,治理國家……現在情況不一樣了,但根子上,還是差不多的。
復旦學堂,濟民學堂,每年招收兩三千人,這些人扣除一些特殊的行業,會參加科舉,并且成為官吏的,大約有一千人出頭。
這一千人,可遠比大宋四年一次的科舉,來得多多了。
也就是說,大明的立國根基,還是比大宋強很多的。
但也僅此而已,別再往前折騰了。
每年的教育支出,先把大頭落幾個大的學堂上面,然后再把大部分放在傳統的教育強省,文脈匯聚的地方。
諸如江西這一片,還有江南,另外由于復旦學堂的原因,山東也要多分點。
大約八成的經費,就落到這些地方,剩下的北平,山西,湖廣,巴蜀,能分到多少,就算他們的運氣。
至于廣西、云南、甘肅、陜西,這些地方,根本不在考慮的范疇。
不得不說,蔡本還真就是個天才,他對經費的劃分,未來的規劃,簡直就是歷史上大明科舉人才的分布圖。
大明前期,以江西等地為主,幾乎占據朝堂半壁。后來隨著江南財力增加,蘇松常鎮,浙江等地,后來居上,諸如東林黨,浙黨,他們把持了朝堂,左右江山社稷。
其余福建、山西等地,也就打打醬油,其他地方連打醬油的資格都沒有。
有人或許要問了,這種事情,也能掌控嗎?
難道不是異想天開嗎?
還真不是。
這也不只是蔡本這么說,抱有類似看法的人,多著呢!
他們的手段也不復雜,首先就是預算投入。
把大多數的錢財,集中在這些地方。
教書育人,本質是就是花錢。
養最好的老師,可不比養士便宜!
錢有了,人就有了。
隨后在教學安排,考試設計上,稍微動點心思,就能讓自己希望的人,進入學堂,占有主要的名額。
然后再大力宣傳,說些什么很玄幻的,家學淵源啊,文脈匯集啊,文曲星下凡,老天庇佑……到此為止,這事情的九成,就已經辦妥了。
要說和歷史上,有多少區別嗎?
還是有的,畢竟張希孟的主張,還是比孔夫子入世踏實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城市|
方正县|
台中市|
郎溪县|
泰州市|
蛟河市|
南投县|
库伦旗|
越西县|
龙川县|
迁西县|
中超|
江津市|
杭州市|
雷波县|
宕昌县|
准格尔旗|
顺义区|
当涂县|
潞城市|
莱阳市|
藁城市|
溆浦县|
巩留县|
东山县|
深圳市|
镇巴县|
赤壁市|
北宁市|
丹江口市|
张家界市|
泰宁县|
青冈县|
安新县|
泰兴市|
萝北县|
抚宁县|
稻城县|
峨眉山市|
忻城县|
拜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