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爭第七-《孫子兵法三十六計智謀全解》
第(1/3)頁
[提要]
戰場是人們變度發揮能動性的物形,情況千變萬化,戰機稍縱即逝,臨敵應變全靠指揮員,牢時度勢,固勢利軍。
[原文]
孫子曰:
凡用兵之法,將受命于君,合軍聚眾,交和而舍,莫難于軍爭。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后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
故軍爭為利,軍爭為危。舉軍而爭利,則不及;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損。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三十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是故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
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
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
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掠鄉分眾,廓地分利,懸權而動。
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之法也。
《軍政》曰:“言不相聞,故為金鼓;視不相見,故為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專一,則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此用眾之法也。故夜戰多金鼓,晝戰多旌旗,所以變人之耳目也。
故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陣,此治變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譯文]
孫子說:大凡用兵的法則,將帥接受國君的命令,從組織民眾編成軍隊,聚集軍需,到開赴前線駐地扎營同敵人對陣,這中間最困難的莫過于兩軍爭利,奪取制勝條件的了。兩軍爭利中最困難的地方,又在于把迂回曲折的彎路變為直路,化患害為有利。所以要迂回繞道,并用小利引誘敵人,這樣就能做到比敵人后出動而先到達所要爭奪的要地,這就是懂得以迂為直的方法了。
所以兩軍相爭是為了有利于自己,若率領大軍而爭,也會失利而有危險。全軍帶著所有裝備輜重去爭利,就會因行動遲緩而趕不上,放下裝備輜重去爭利,輜重就會損失。因此,卷甲急進,日夜不停,以加倍的行程連續行軍,走上百里路程去與敵爭利,三軍將領都可能被俘,身體健壯的士兵先到了,體弱疲倦的士兵掉了隊。采用這種作法,可能只有十分之一的兵力趕到。走50里路程去與敵爭利,先頭部隊將領就可能受挫折,用這種方法部隊只有半數兵力趕到。走上三十里路程去爭利,只有三分之二的兵力趕到。
所以軍隊沒有輜重,就不能生存,沒有糧食就不能生存,沒有物資儲備,運輸不繼就不能生存。所以,不了解列國諸侯的戰略計謀,不能與其結交;不熟悉山林、險阻、沼澤等地形,不能行軍;不使用向導,不能得到地利。
因此,用兵打仗要依靠詭詐多變為根本,根據是否有利采取行動,按照分散和集中來變化兵力的使用。所以軍隊行動快速時,像疾風;行動緩慢時像嚴整的森林;攻擊時,像迅猛的烈火;駐守像山岳,屹立不動;蔭蔽時,像陰云天蔽;沖鋒時像萬鈞雷霆。擄掠鄉邑,要分兵掠取;擴張疆士,要分兵扼守。權衡形勢利害與得失,然后決定行動。事先懂得以迂為直,以直為迂的方法的就能制勝,這就是兩軍相爭的原則。
《軍政》上說:“因為用語言指揮聽不到,所以設置鼓鐸;用動作指揮看不到,所以設置旌旗。”金鼓、旌旗都是用來統一軍隊作戰行動的,軍隊行動既然一致,那么勇敢的將士就不能單獨前進,怯懦的也不能單獨后退,這就是指揮大部隊作戰的方法。所以夜間作戰多用火光和鼓聲,白天作戰多用旌旗。之所以變換這些信號,是為了適應士兵視聽能力。
對于敵人的軍隊,可以挫傷它的銳氣;對于敵人的將領,可以動搖他的決心。軍隊初戰時,士氣旺盛,銳不可擋,過一段時間,士氣就逐漸怠惰,到了最后就疲乏衰竭了。所以善于用兵的人,總是避開敵人的銳氣,等到敵人士氣衰竭,松懈疲憊,人心思歸時,再去打擊它,這是掌握軍隊士氣的方法。以自己的嚴整對付敵人的混亂,以自己的鎮靜對付敵人的急躁,這是掌握部隊軍心的方法。以自己部隊的靠近戰場來對付敵人的遠道而來,以自己的安逸休整對付敵人的奔走疲勞,以自己部隊的糧足食飽對付敵人的糧盡人饑,這是掌握軍隊戰斗力的方法。不要去迎擊旗幟整齊,部署周密的敵人,不去攻擊陣容嚴整、實力強大的敵人,這就是掌握因敵變化的方法。
所以用兵的法則是:敵人占領高地,不要去仰攻;敵人背靠高地,不要從正面進攻;敵軍假裝敗退不要跟蹤追擊;對敵軍精銳的部隊不要去攻擊;對敵軍的以利引誘,不去理睬;對正在撤退回去的敵軍,不要去正面攔阻;包圍敵人,要留有缺口,對瀕臨絕境的敵人不要過分害它。這些都是用兵應當掌握的法則。
[兵法精粹]
軍爭之難
戰爭的法則是,將帥奉國君之命,編成軍隊,組織民眾,投入戰場,其中最難的事,莫過于和敵人爭奪有利的制勝條件。而爭奪制勝條件最難的是,如何化迂回彎路為直線近路(以迂為直),如何化不利為有利(以患為利)。故意迂回繞道,并以小利引誘敵人,結果我軍出發得遲,卻到達得早,這就是懂得以迂為直的計謀。
爭奪有利的制勝條件,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危險,若攜帶全部裝備輜重去行軍作戰,必定來不及到達目標;若留下輜重行動,則必然損失許多物資。假使輕裝急行,日夜不停,以加倍速度行軍,趕上一百里路去爭奪有利目標,結果強健的士兵先到,體弱的士兵落隊,真正抵達目的地的只有十分之一,可能導致全軍覆沒;如果行軍五十里,去爭奪有利目標,可能只有一半兵力能到達目的地,導致先鋒部隊受挫;如果行軍三十里可能有三分之二的人可到達目的地。更何況軍隊沒有輜重就會失敗,沒有糧食就不能生存,沒有物資儲存就會敗亡。
倘若不了解諸侯列國的企圖,就不能展開外交;不了解山林、險阻、沼澤等地理因素,便不能行軍;不利用向導帶路,便無法獲知地處所在。
用兵必須詭詐欺敵才能成功,必須對我軍有利才采取行動,必須依情況的變化決定兵力的集中或分散。軍隊行動時,須快速如風;靜止時肅靜如林木;進攻時,如火一般猛烈;防守時,如山一般穩固;隱蔽時,如烏云蔽天;行動時,如雷霆萬鈞。軍隊須把從占領區掠奪而來的資財,分配給士兵;把攻占的土地,分封給將士。能因應狀況,相機而動,事先懂得“以迂為直”計謀的將帥,才能得勝,這是爭取制勝條件的原則。
四治之要訣
錄活用孫子兵法171-172古代兵書……掌握的原則。
軍爭為利,軍爭為危
[兵家使用范例]
北非龍虎斗
在戰爭中,必須對雙方的有關情況做全面而綜合的分析,看哪些因素對我有利,哪些因素對我有害,并根據具體情況而設謀用兵,趨利而避危,以求克敵制勝。
兵法要求,“先勝而后戰”。其意是說,要先創造不被敵人戰勝的條件。其中,要準確地找出致勝之利和致敗之危,這是不被敵人戰勝的前提條件。如果做不到這一點,等于設計的謀略均成為無矢之的。
全面而綜合地分析“軍爭為利”和“軍爭為危”,被歷代兵家所強調。戰場上兩軍對峙,互為制約。這種對立統一的關系,成為分析和認識“利”與“危”的基本依據。對我有利的必然對敵有害,對我有害的必然對敵有利。所以,對于“軍爭為利,軍爭為危”應作三個方面的理解:首先,要看到作戰的有利因素,也要看到潛在的危害。其次,既要看到對我有利因素和存在的危害,也要看到對敵的有利因素和存在危害,即做到“知彼知己”。最后,要把握“利”與“危”的轉化,利用各種戰術充分發揮我的有利因素,減少或避開危害;同時,遏制敵人的有利因素,同時擴大對敵人的危害,由此使對我的危害向有利轉化,盡可能地減少損失。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英國蒙哥馬利將軍率領的第8集團軍和德國元帥隆美爾指揮的德意“非洲軍團”,在北非展開了一場大規模的龍虎斗。這兩位對壘的將軍,都是本國能征善戰的驍將,鹿死誰手,殊難預料。素有“沙漠之狐”美稱的隆美爾在阿萊曼戰役中首戰失利,被迫轉入防御。但其防御工事的堅固程度在沙漠戰場上前所未有,它不僅有寬而廣的地雷場,而且沒有公開暴露的側翼。
為了進一步取得勝利,蒙哥馬利沒有立即發動進攻,而是精心策劃了代號為“輕盈”的反攻計劃,意在徹底打垮隆美爾。為了迷惑敵軍,蒙哥馬利專門組建了一支用來惑敵的a部隊。這支隊伍中有商業銀行家、藥劑師、音樂廳的魔術師、電視劇作者、藝術家、情報人員和幾名大學教師,是個純粹的雜牌軍。也正是這支雜牌軍,憑著高超的偽裝欺騙手段,有效地把將在北線上擔任主攻任務的1000輛坦克、1000門火炮、81個步兵營、幾千輛軍車和數萬噸物資偽裝了起來,使之看上去就像是運送物資的大卡車,使德軍誤認為這些車輛只不過是英軍前線步兵的軍需補經車。在南線的佯攻方向上,a部隊更做了大量文章。他們用音響、煙幕等模擬大部隊的集結,并鋪設了假輸油管和假鐵路,在沿途設下無數供水站,致使德軍對英軍將在南線發動主攻深信不疑。經過一系列的示假隱真后,英軍開始從南北兩線進攻。
由于英軍的進攻出其不意,再加上隆美爾正抱病回國休養,致使德軍前線指揮官施圖姆搞不清英軍的戰略意圖,不知所措。最后,施圖姆綜合戰前的偵察情報和戰時從前線發回的戰況描述,更加確信英軍的主攻方向在南線,遂把一個最精銳的師調出主戰場。英軍在主攻方向上的壓力減輕后,進展相當順利,將德軍切割成獨立的幾段,使德軍傷亡慘重。隆美爾匆忙返回戰場,但已無回天之力,“非洲軍團”處于劣勢,最后只得敗逃突尼斯。
漢中爭奪戰
兩軍交戰,孫子強調一個“爭”字,即爭取有利于自己的形勢,如果自身的優勢多于敵人,那么取勝的把握就大了。這場爭奪戰就體現了這一點。
赤壁之戰后,劉備占據了荊州、益州,曹操占據黃河流域,孫權占據江南,三方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形勢。
公元215年,曹操消滅了西北馬超、韓遂勢力后,便親率大軍進攻漢中的張魯,以占據漢中。張魯是東漢時期“五斗米道”道教的傳人,被東漢統治者封為鎮民中郎將后,領漢寧太守,成為封建統治者。張魯得知曹操進攻漢中,想投降曹操,但他的弟弟張衛不同意。張衛在曹軍到達陽平關(今陜西勉縣西北)時,率領一萬多人拒關堅守,陽平關最終還是被曹操攻破,張魯投降了曹操。曹操基本上控制了巴中地區。
劉備對于曹操勢力進入漢中,而且深入巴中地區十分擔憂。他派部將黃忠出兵擊敗了曹軍在巴中地區的勢力,控制了這一地區。這時曹操的軍隊駐扎在漢中,丞相司馬懿曾向他建議,要他抓住良機進攻益州。曹操認為西蜀守備不易攻破,且自己后方還不穩定,因而沒有采取軍事行動。不久,他把守在長安的大將夏侯淵調來駐守漢中,自己領兵回到了中原。
漢中是四川東北的門戶,曹操占據漢中,可以使益州北方無險可守,這對占據四川不久的劉備無疑形成了極大的威脅。而漢中如果被劉備占據,那么劉備進可以攻關中,退可以守益州。因此,劉備決心將漢中奪回自己的手中。公元217年,劉備親率主力進攻漢中,留諸葛亮守成都,負責軍需供應。劉備大軍屯駐陽平關,想攻下這一戰略要點。劉備選精兵萬余輪番攻陽平關,卻攻不下,雙方在陽平關相峙一年有余。
公元219年正月,劉備經充分的準備,決定采取行動以打破這種長期相持的局面。劉備率軍避開防守嚴密地勢險要的陽平關,渡漢水,沿南岸山地東進,一舉搶占了軍事要地定軍山。夏侯淵被迫將防守陽平關的兵力東移,與劉備爭奪定軍山。為了防止劉備進軍和北上,曹軍在漢水南岸和定軍山東側建營壘,修圍寨,設鹿角(一種柵欄式的防御工事)。劉備軍夜攻曹營,火燒南圍鹿角。夏侯淵命張郃守東圍,自率輕騎往救南圍。劉備軍又急攻東圍,并派黃忠率精兵埋伏在東、南圍之間的險要地段。張郃不支,夏侯淵又急忙率軍回援東圍。黃忠居高臨下,以逸待勞,突然攻擊行進中的夏侯淵。夏侯淵毫無防備,戰敗潰逃,被黃忠斬殺,張郃率軍退守陽平關。
夏侯淵死后,曹軍由張郃統領。曹操得知漢中戰場失利,親率主力從長安出斜谷,迅速趕赴陽平關前線救援漢中。這時,蜀軍士氣旺盛。劉備通過定軍山爭奪戰改變了以前的被動局面,他對隨從的部將說:“曹操即使再來,也將是無能為力了,漢中必然歸我所有。”待曹軍到達漢中后,劉備利用有利地形,拒守險要之處而不與曹操決戰。與此同時,劉備遣游兵擾襲曹軍后方,劫其糧草,斷其交通。曹軍攻險不勝,求戰不得,糧食缺乏,軍心恐慌,軍無斗志,士卒逃亡者不少。一個多月后,曹操無奈,放棄漢中,全軍撤回了關中。劉備如愿占據了漢中,不久,他派劉封、孟達等攻取了漢中郡東部子房陵上庸等地,勢力得到了擴大與鞏固。漢中爭奪戰以劉備的勝利而告終。
[商戰使用范例]
企業效率低下的通病
事物是對立統一的,利與弊總是貫穿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在商戰方面同樣如此,只有企業內部各個部門協調發展才能使企業效益達到最大化。這當然需要設置相應的管理機構,當管理機構設置不當時,就會造成機構臃腫、人浮于事。
有一家制造廠長期處于虧損狀態,后來一位新任廠長經過多方面調查發現了其中的原因。原來,制藥廠組織機構臃腫,僅廠里設置的管理部門就多達30個,而一些可有可無的閑雜人員竟占了全體員工總數的15%。如此龐大的組織,導致制藥廠內部職責不明、管理混亂、效率低下。新廠長為改變現狀,首先精簡機構,將管理部門從原有的30個一下子減少到3個。而將一些閑雜人員等從前的一百多個減到二十多個。經過了機構和人員的精簡,制藥廠各部門職權明確,員工也都分工明確效率因此大為提高,而制藥廠的效益也一步步地攀升。
職權不分,管理機構混亂,這是企業效率低下的通病,例子中的這家制藥廠正好犯了“舉軍而爭利,則不及”的錯誤而導致了自身長期虧損。幸好新廠長摒除了這一弊病,才使藥廠轉虧為盈利。
“軍爭為利,軍爭為危”的道理也適用于市場競爭。一個企業能否及時準確地把握競爭之“利”的“危”,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發揮其“利”、避免其“危”,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的關鍵所在。為此,許多大企業不惜重金聘請專家學者組成智囊團,提供市場競爭中的“利”與“危”的信息,研究本企業所面臨的經濟環境和本企業所處地位,以調整經營結構,變有利因素為經濟利益,變危害為有利或減小危害,使企業在商業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處世使用范例]
權力是一把雙刃劍
世上任何事都具有兩性,權力也不例外。在我國古代社會,能登上國皇帝的寶座曾經是多少的夢想,他們甚至不惜為此血流成河、骨肉相殘。坐在最高統治者的位置上,不僅可以指點江山,領導三軍,而且可以錦衣玉食,享盡數不盡的榮華富貴。不過一從權力的頂峰跌落下來,將可能粉身碎骨,身敗名裂。
《呂氏春秋》曾有記載:越國王子搜看著越國人接連三次把自己的國君殺死,王子搜擔心自己被立為國君后也會遭到如此下場,于是一個人逃到一個山洞里躲起來。越國沒有國君,越國人到處尋找王子搜,終于在山洞中找到了他。可是王子搜不肯出來,越國人就把艾草點燃放在洞口,用煙熏他,逼他出來。王子搜忍耐不住,被迫從山洞里鉆出來,越人推桑著把他請上國君的車駕。
王子搜極其無奈地上了車,仰天長嘆道:“老天啊!為什么你不能放過我?”
也許你會認為連國君都不肯做的人是傻子,其實,王子搜并不是不想做越國的國君,而是害怕做國君后將會帶來的可怕后果。“軍爭為利,軍爭為危”,權力自古以來就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給你帶來你想不到的尊貴和財富,同樣也許會給你帶來沒法想象的禍害。
以迂為直,以患為利
[爭戰使用范例]
丘吉爾忍痛犧牲考文垂市
1940年11月14日十九時零五分,英國的考文垂市警報齊鳴。五分鐘后,德國的“海因克爾”飛機在考文垂市城市上空進行了長達十一個小時的空襲,考文垂市遭到嚴重破壞,人員死傷不計其數。然而,在考文垂市遭受轟炸前的四十八個小時前,英國的“超級機密”密碼機已經破譯了德國人要轟炸考文垂大教堂和工業區的情報,以及空襲戰術和飛行航線。丘吉爾接此情報后立即如今會議商討對付德軍的計策,如果馬上對考文垂市采取相應的防御措施,這無疑告訴德國人其密碼已被英國破譯,這樣做勢必會使德國更換新的密碼系統。于是,丘吉爾最后決定不對考文垂市發出預報,甚至不事先撤退老弱病殘。丘吉爾的忍痛犧牲一座城市,正是著眼于接下來的保衛英倫三島的長期作戰,可謂“以患為利”的例證。
[商戰使范例]
原價銷售法
被譽為“日本繩索大王”的島村寧次曾經是一個窮光蛋,他的成功有賴于他聰明地采用“以迂以為直”的銷售法。開始,島村以五角錢的價格大量買進麻繩,然后以原價賣給東京一帶的紙袋工廠。這是一樁虧本生意,島村地干了一年,贏得了一個“島村寧次的繩索超便宜”的好名聲。于是,訂貨單源源不斷地飛來。這時候,島村拿著購物收據對訂戶說:“這是我一年來購買繩索的收據,這一年我一分錢也沒有賺你們的,長此下去,我只有破產了。”訂戶為島村的誠實所感動,心甘情愿每根繩索增加五分錢。島村又拿著賣物收據找到供貨商說:“一年來,我是一分錢也沒有賺到,只是給你做了義務推銷員,再干下去,我是干不下去了。”供貨商翻閱著一張張原價賣出去的發票,感動不已,于是每根繩索降低五分錢供貨。如此一來,島村每賣一根繩索就能賺一角錢,其利潤十分可觀。沒過幾年,島村成為一個確實的富翁。島村寧次深有感觸地說:“‘原價銷售法’開始吃虧,而后卻是大贏家。實際上這是一種極為高明的經營策略,只有那些膽識謀略過人的企業家才敢做。”因此可見,“以迂為直”確實是一種高明的經營之道。
[處世使用范例]
博士找工作
曾經有一位留美計算機博士學成后,在美國找工作。這個博士生每天抱著博士證,進這個公司,出那個集團。在他看來,博士生就業標準自然要高。誰知,他四處碰壁,被各家公司拒之門外。想來想去,他決定收起各種學位證書,以一種最低身份去求職。
很快地,博士生被一家公司應聘為程序錄入員。這件工作對他來說,堪稱小菜一碟,但他吸取前幾次找工作的教訓,不敢馬虎。不久,公司經理發現他能找出并糾正程序中的錯誤,不是普通的程序員所能比的。這時,博士生亮出了自己的學士證,老板給他換了個和大學生相稱的工作。過了一段時間,經理發現他能經常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建議,比普通的大學生要強得多,這時,他亮出了碩士證書,老板見后又提升了他。最后,老板覺得他還是和別人不同,就和他談了一次,此時,博士生終于拿出了自己的博士證。于是,老板對他的實際水平有了全面的認識,毫不猶豫地重用了他。
這位博士生找工作的經歷表明,辦事時如果直接進取就容易失敗,后退一步曲線再進,卻能如愿以償。以退為進,由低到高,這是自我表現的一種藝術,也是辦事的一種方略。
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
[兵家使用范例]
秦晉聯姻
孔子說的這句“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實質是在論述“知友”的原則。作戰時的“知”,除了要“知彼知己”、“知天知地”,還應當“認識盟友”。孫子強調,能結交為盟友的人就要知其政治意圖、戰略企圖,知其政治立場。盟友的政治意圖、戰略企圖可能并非與己完全一致,但也并非與己完全對立,所以就要在知“友”之“謀”時,預先制訂與其結交的方針、原則。
秦國在春秋初期還是一個建國不太久的小國。經過多年的經營,秦穆公時,秦國已具備了較為強盛的經濟力量。于是,穆公開始積極展開對外軍事、政治斗爭,即位不久就跨過黃河,滅掉了茅戎。然而,秦國要向中原發展,首先接觸的便是晉國。
當時,晉獻公也正在掃滅周圍的小國,開始為晉國圖霸奠定基業,國力日盛強大。如何與晉國交往?秦穆公經過一番思索,決定采取聯姻的策略,與晉國建立和友好的關系。于是,穆公讓大夫公子縶代其向晉獻公求婚,請求晉侯將長女伯姬嫁與穆公作夫人。穆公的請求得到了獻公的應允。由此秦晉兩國以婚約為紐帶,和好相處。晉獻公死后晉室發生動亂,秦穆公還支持公子夷吾平息動亂,并擁立夷吾為君,即晉國惠公。
秦晉聯婚還使秦國得到了兩位有才華的人:蹇叔和百里奚。百里奚是虞國的大夫,晉滅虞時當了俘虜,獻公把他作為女兒的陪嫁奴仆送給秦國。隨后,百里奚推薦他的朋友蹇叔為上卿。秦穆公得百里奚、蹇叔二人輔佐,國家大治,國力更強,便向東發展,爭奪霸權。
聯姻外交,利用姻親紐帶鞏固雙方的關系,這一謀略自十至今都被世人推崇和選用。通過姻親紐帶建立起來的關系,一般來說,比較牢靠,即使有裂痕也較容易修補。當然,這要排除美人計式的姻親,美人計與聯姻外交的區別在于,美人計意在迷惑對方的視聽,消磨對方的志氣,削弱對手的威望,最后達到俘獲對手;而聯姻外交是施計者主動請求締結秦晉,并以達到雙方和好為主要目的。
[商戰使用范例]
道不同不相為謀
有3個能力強的年輕人合巨資創辦了一家高科技公司,并且分別擔任董事長、總經理和副總經理的職務。開始,人們以為這家公司一定能創造輝煌的業績,但幾年后,這家公司不但未能創造輝煌的業績,反而連年虧損,員工一天比一天少,究其原因,還是在3位創始人身上出現了問題,他們誰都想說了算,可誰說了都不算。最后,一件事也沒做成功,管理層內耗導致公司效益嚴重虧損。
這家公司隸屬于一個企業集團,總部發現這一現實后,連夜召開董事會研究對策,最后決定,讓這家公司的總經理退股,撤掉他的總經理職位,改到別家公司投資。旁觀者都認為,這家公司算是“歇菜”了,誰還扛得住虧損之后又來個撤資的打擊呢?然而,事實令人不得不佩服,在留下來的董事長和副總經理的戮力合作下,居然發揮出公司最大的生產力,在最短的時間內使公司生產和銷售總額較從前翻了兩番,幾年來的虧損不僅得到彌補,還創造了高新的利潤。而另一位改投別家企業的總經理自擔任董事長后,也充分發揮出本身的實力,表現出卓越的經營才能,創造了驕人的業績。
[處世使用范例]
慎重選擇朋友
《孫子兵法》里面雖然沒有如同“知彼知己”“知天知地”(《孫子兵法?地形篇》)這樣明顯的詞句來表述“什么樣的朋友可交,什么樣的朋友不可交”,但我們從“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這句話里也能窺見孫子對“謹慎選擇朋友”這一人生話題的重視。
諺語說得好:“濫交者無友”。結交朋友必須慎重選擇。人之所以需要慎重選擇朋友,是因為和你交往的人有各種各樣的,而朋友會對你產生或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和正直善良的人交朋友,得到朋友的幫助,自己就受到積極的影響,這就是孔子所說的:“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俱化矣。”所以,“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墨翟說:“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傅玄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著名作家克雷洛夫說:“選擇朋友一定要謹慎!地道的自私自利,會戴上友誼的假面具,卻又設好陷阱來坑害你。”這些講的都是要慎重選擇的道理。
我們結交朋友,首先應該衡量是“益”還是“損”,即衡量對我們的事業有益還是有損,對自己的思想、工作、學習、生活有利還是有害。
慎重選擇朋友,最重要的是要在實踐中識別真偽朋友,考驗真假友誼。在結交朋友的過程中,往往會有真誠的朋友,也會有虛偽陰險的朋友,因此,判別真偽好壞朋友,是慎重選擇朋友的關鍵。寓言家伊索曾說:“在危險之中,常有被疑的朋友成為救星,最被信用的成為賣友的人。”德謨克里特也說:“很多顯得像朋友的人其實不是朋友,而很多是朋友的并不顯得像朋友。”克雷洛夫指出:“在你有權力有名望的時候,卑鄙的人是不敢抬起嫉妒的眼睛看你一眼的;然而,到了你一落千丈的時候,顯示最大的毒辣的就是他們。”這種人不是真正的朋友,而是狡猾的危險的朋友。
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什么是虛假的朋友?古代波斯著名詩人薩迪說:“你不要把那人當作朋友,假如他在你幸運時表示好感。只有那樣的人才算朋友,假如他能解救你的危難。”大劇作家莎士比亞也指出:“朋友間必須是患難相濟,那才能說是真友誼。”“有些人對你恭維不離口,可全都不是患難朋友。”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困難是檢驗真偽友誼的分水嶺和試金石。真正的友誼不是掛在口頭上的,只有在患難的時候,才能看見朋友的真心,這叫做患難識朋友。法國近代思想家和盧梭甚至說過這樣的話:“我們永遠也不會知道,我們是在和什么人打交道;甚而要認識自己的朋友也要等待重大的關頭,也就是說,要等待不可能再有更多時間的關頭;因為唯有到了這種關頭,認識朋友才會成為最重要的事”。我們在選擇朋友的時候,不要被娓娓動聽的蜜語甜言所陶醉,也不要被謙恭順從的表面所迷惑,更不要被假惺惺的笑臉所欺騙,而要在實踐中用理智來識別真偽朋友,考驗真假友誼。
真朋友,不是在順境中找到的,而是在逆境中獲得的。一個人在順境中,一些心術不正的人或者為了巴結你的權勢,或者為了貪占你的名譽,或者為了求得你的錢財,對你百般恭維順從。一旦你遇上倒霉的事,這幫趨炎附勢者就溜得快快的,躲得遠遠的。而那些朋友,在你最困難、最需要的時候,就會出現在你的面前。莎士比亞說得好:“一個人倒霉至少有這么一點好處,可以認清誰是真正的朋友。”
患難中的友誼,是人生最珍貴的。一個人處于逆境中,只有真誠的朋友的幫助,才能使你的困難和危機得到解救;只有真誠朋友的同情和關心,才能使你的精神得到安慰,痛苦得到分擔,心靈得到啟迪。
主動與別人交朋友
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你是主動和別人做朋友,還是等待別人來結識你呢?路子是自己打出來的,商人要想擴大自己的朋友圈,就不能總是指望別人主動來與你建立友誼,那樣的話,你的朋友肯定會局限在一個很小的范圍內,你的生意也會因此受影響。
看看那些在事業上有成就的人,他們經常主動向別人介紹自己。他們之所以成為成功者,和他們主動建立友誼是分不開的。
1.關鍵的前5分鐘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當你與對方完全陌生的時候,要開始一次交談確實是很困難的。但是,只要你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你也會達到你的目的的。這時,你不要試圖想出一些有深遠意義的或聰明的話題,而只要提一些簡單的問題寒暄一下,或者評論一下目前在你身邊發生的事情即可。
當然,這并不是說你按上述技巧做了就能使你與對方像朋友一樣地交談。事實上,由于客觀環境的不同和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并不能如愿以償。也許兩個人一見如故,感覺十分投緣,馬上就可以無話不說,成為很好的朋友;也許彼此都比較含蓄內斂,幾句話后就不知該說些什么了,而且還會感覺尷尬。那么,人們第一次相遇,需要多長時間決定他們能否成為朋友呢?美國的倫納得?朱尼博士在他所著的一本書中提到,溝通的“點”,就在于他們相互接觸的第一個5分鐘。
一般來說,人們都喜歡那些喜歡他們的人。所以和第一次見面的陌生人交談的頭5分鐘,一定要表現出友好和自信。除此之外,還要善于察言觀色,恰當地表現出同情并體諒別人的需要、憂慮和愿望。聽到對方的夸獎,可以謙虛地回答“哪里,我還差得遠”,以掩飾的方法來表現自己的優點。聽到不順耳的話,也不要立刻在臉上表現出不高興或進行過多的辯解。在回答問題時,要表現得善良、友好,愿意幫助別人。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北市|
丰县|
东莞市|
独山县|
夏津县|
丁青县|
阿巴嘎旗|
武城县|
共和县|
凌海市|
资源县|
普兰店市|
合阳县|
汽车|
翼城县|
东台市|
老河口市|
全州县|
富平县|
平塘县|
赫章县|
巴中市|
特克斯县|
肃宁县|
仁布县|
皋兰县|
元氏县|
拉萨市|
阜阳市|
大荔县|
易门县|
长顺县|
湖口县|
沭阳县|
综艺|
腾冲县|
云梦县|
北安市|
台湾省|
贵州省|
开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