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人家-《萬物有靈》
通渭是甘肅的一個縣。我去的時候正是五月,途經關中平原,到處是麥浪滾滾,成批成批的麥客蝗蟲一般從東往西攆場子,他們背著鋪蓋,拿著鐮刀,擁聚在車站、鎮街的屋檐下和地頭,與雇主談條件,講價錢,爭吵,咒罵,甚或就大打出手。環境的污雜,交通的混亂,讓人急迫而煩躁,卻也感到收獲的緊張和興奮。一進入隴東高原,漸漸就清寂了,尤其過了會寧,車沿著苦丁河在千萬個峁塬溝嶺間彎來拐去,路上沒有麥客,田里也沒有麥子,甚至連一點綠的顏色都沒有,看來,這個地區又是一個大旱年,顆粒無收了。太陽還是紅堂堂地照著,風也像剛從火爐里噴出來,透過車窗玻璃,滿世界里搖曳的是絲絲縷縷的白霧,搞不清是太陽下注的光線,還是從地上蒸騰的氣焰,一切都變形了,開始是山,是路,是路邊卷了葉子的樹,再后是蹴在路邊崖塄上發癡的人和人正看著不遠處鐵道上疾駛而過的火車。火車一吼長笛,然后是轟然的哐哐聲。司機說:你聽你聽,火車都在說,甘肅——窮,窮,窮,窮……
我就是這樣到了通渭。
通渭缺水,這在我來之前就聽說的,來到通渭,其嚴重的缺水程度令我瞠目結舌。我住的賓館里沒有水,服務員關照了,提了一桶水放在房間供我洗臉和沖馬桶,而別的住客則跑下樓去上旱廁。小小的縣城正改造著一條老街,干燥的浮土像面粉一樣,腳踩下去噗噗地就鉆一鞋殼。小巷里一群人擁擠著在一個水龍頭下接水,似乎是有人插隊,引起眾怒,鋁盆被踢出來咣啷啷在路道上滾。一間私人診所里,一老頭趴在桌沿上接受肌肉注射,擦了一個棉球,又擦一個棉球。大夫訓道:五個棉球都擦不凈?!老頭說:河里沒水了嘛。城外河里是沒水了,衣服洗不成,擦澡也不能。一只鴨子從已是一片糨糊的灘上往過走,看見了盆子大的一個水潭,潭里還聚著一團蝌蚪,中間的尾巴在極快地擺動,四邊的卻越擺越慢,最后就不動了,鴨子伸脖子去啄,泥粘得跌倒,白鴨子變成了黃鴨子。城里城外溜達了一圈,我踅近街房屋檐下的貨攤上買礦泉水喝。攤邊臥著的一條狗吐了舌頭呼哧呼哧不停地喘,攤主罵道:你呼哧得煩不煩!然后就望著天問我那一疙瘩云能不能落下雨來?天上是有一疙瘩烏云,但飄著飄著,還沒有飄過街的上空就散了。
我懦懦地回賓館去,后悔著不該接受朋友的邀請,在這個時候來到了通渭,但是,我又一次駐腳在那個丁字路口了,因為斜對面的院門里,一個老太太正在為一個姑娘用線絞拔額上的汗毛,我知道這是在“開臉”,出嫁前必須做的工作。在這么熱的天氣里,她即將要做新娘了嗎?姑娘開罷了臉,就站在那里梳頭,那是多么長的一頭黑發呀,她立在那里無法梳,便站在了凳子上,梳著梳著,一扭頭,望見了我正在看她,趕忙過來把院門關了。院門的門環在晃蕩著,安裝門環的包鐵突出飽圓,使我聯想到了女人成熟的雙乳。“往這兒看!”一個聲音在說,我臉唰地紅起來,扭過脖子,才發現這聲音并不是在說我。一個剃著光頭的男人脖子上架了小兒就在我前面走。光頭是一邊走一邊讓小兒認街兩邊店鋪門上的字,認得一個了,小兒用指頭就在光頭頂上寫,寫了一個又一個。大人問怎么不寫了?小兒說:后邊有人看著我哩。我是笑著,一直跟他們走過了西街。
這天晚上,我見到了通渭縣的縣長,他的后脖是醬紅顏色,有著幾道褶紋,脖子伸長了,褶紋就成白的。縣長是天黑才從鄉下檢查蓄水灌溉工程回來,聽說我來了就又趕到賓館。我們一見如故,自然就聊起今年的旱情,聊起通渭的狀況,他幾乎一直在說通渭的好話,比如通渭人的生存史就是抗旱的歷史,為了保住一瓢水,他們可以花萬千力氣,而一旦有了一瓢水,卻又能干出萬千的事來。比如,干旱和交通的不便使通渭成為整個甘肅最貧困的縣,但通渭的民風卻質樸淳厚,使你能想到陶潛的《桃花源記》。
“是嗎?”我有些不以為然地沖著他笑,“孟子可是說過:衣食足,知禮儀。”
“孟子是不知道通渭的!”
“我也是到過許多農村,如果哪個地方民風淳厚,那個地方往往是和愚昧落后連在一起的……”“可通渭恰恰是甘肅文化普及程度最高的縣!”縣長幾乎有些生氣了,他說明日他還要去鄉下的,讓我跟著他去親眼看看,就不會說這樣的話了。
我真的跟著縣長去鄉下了,轉了一天,又轉了一天。在走過的溝溝岔岔里,沒有一塊不是梯田的,且都是外高內低,挖著蓄水的塘,進入大的小的村莊,場畔有引水渠,巷道里有引水渠,分別通往人家門口的水窖。可以想象,天上如果下雨,雨水是不能浪費的,全然會流進地里和窖里。農民的一生,最大的業績是在自己手里蓋一院房子,而蓋房子很重要的一項工程就是修水窖,于是便產生了窖工的職業。小的水窖可以盛幾十立方水,大的則容量達到數千立方,能管待一村的人與畜的全年飲用。一戶人家富裕不富裕,不僅看其家里有著多少大缸裝著苞谷和麥子,有多少羊和農具衣物,還要看蓄有多少水。當然,他們的生活是非常簡單的,待客最豪華的儀式是殺雞,有公雞殺公雞,沒公雞就殺還在下蛋的母雞,然后烙油餅。但是,無論什么人到了門口,首先會問道:你喝了沒?不管你回答是渴著或是不渴,主人已經在為你熬茶了。通渭不產茶葉,窖水也不甘甜,雖然熬茶的火盆和茶具極其精致,熬出的茶都是黑紅色,糊狀的,能吊出線,而且就那么半杯。這種茶立即能止渴和提起神來,既節約了水又維系了人與人之間的親情。
我出身于鄉下,這幾十年里也不知走過了多少村莊,但我從未見過像通渭人的農舍收拾得這么整潔,他們的房子有磚墻瓦頂的,更多的還是泥抹的土屋,但農具放的是地方,柴草放的是地方,連楔在墻上的木橛也似乎經過了精心的設計。廚房里大都有三個甕按程序地沉淀著水,所有的碗碟涮洗干凈了,碗口朝下錯落地壘起來,灶火口也掃得干干凈凈。越是缺水,越是喜歡著花草樹木,廣大的山上即便無能力植被,自家的院子里卻一定要種幾棵樹,栽幾朵花,天天省著水去澆,一枝一葉精心得像照看自己的兒女。我經過一個臥在半山窩的小村莊時,一抬頭,一堵土院墻內高高地長著一株牡丹,雖不是花開的季節,枝葉隆起卻如一個笸籃那么大。山溝人家能栽牡丹,牡丹竟長得這般高大,我驚得大呼小叫,說:這家肯定生養了漂亮女人!敲門進去,果然女主人長得明眸皓齒,正翻來覆去在一些盆里倒換著水。我不明白這是干啥,她笑著說窮折騰哩,指著這個盆里是洗過臉洗過手的水,那個盆里是涮過鍋凈過碗的水,這么過濾著,把清亮的水喂牲口和洗衣服,洗過衣服了再澆牡丹的。水要這么合理利用,使我感慨不已,對著縣長說:瞧呀,鞋都擺得這么整齊!臺階上是有著七八雙鞋,差不多都破得有了補丁,卻大小分開擺成一溜兒。女主人倒有些不好意思了,說:圖個心里干凈嘛!
正是心里干凈,通渭人處處表現著他們精神的高貴。你可以頓頓吃野菜喝稀湯,但家里不能沒有一張飯桌;你可以出門了穿的衣裳破舊,但不能不洗不漿;你可以一個大字不識,但中堂上不能不掛字畫。有好幾次飯時我經過村莊的巷道,兩邊門口蹲著吃飯的老老少少全站起來招呼,我當然是要吃那么一個蒸熟的洋芋的,蘸著鹽巴和他們說幾句天氣和收成,總能聽到說誰家的門風好,出了孝子。我先是不解這話的意思,后來才弄清他們把能考上大學的孩子稱作孝子,是說一個孩子若能考上大學就為父母省去好多熬煎;若是這孩子考不上學,父母就遭罪了。重視教育這在中國許多貧困地區是共同的特點,往往最貧窮的地方升學率最高,這可以看作是人們把極力擺脫貧困的希望放在了升學上。通渭也是這樣,它的高考升學率一直在甘肅是名列前茅,但通渭除了重視教育外,已經擴而大之到尊重文字,以至于對書法的收藏發展到了一種難以想象的瘋狂地步。在過去,各地都有焚紙爐,除了官府衙門焚化作廢的公文檔案外,民間有專門撿拾廢紙的人,撿了廢紙就集中焚燒,許多村鎮還貼有“敬惜字紙”的警示標語,以為不珍惜字與紙的,便會淪為文盲,即使已經是文人學子也將退化學識。現在全縣九萬戶人家,不敢說百分之百家里收藏書法作品,卻可以肯定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家墻上掛有中堂和條幅。我到過一些家境富裕的農民家,正房里、廈屋里每面墻上都懸掛了裝裱得極好的書法作品,也去過那些日子苦焦的人家,什么家當都沒有,墻上仍掛著字。仔細看了,有些是明清時一些國內大家的作品,相當有價值,而更多的則是通渭縣現當代書家所寫。縣長說,通渭人愛字成風,寫字也成風,僅現在成為全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的人數,通渭是全省第一,而成為省書協會員的人數,在省內各縣中通渭又是第一。書法有市場,書法家就多,書法家多,裝飾店就多,小小縣城里就有十多家,而且生意都好。我在一個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山村里,見到了其中三家掛有于右任和左宗棠的字,而一家的主人并不認字,墻上的對聯竟是“玉樓宴罷醉和春,千杯飲后嬌伺夜”。在另一家,一幅巨大的中堂,幾乎占了半面墻壁,而且紙張發黃變脆,煙熏火燎得字已經模糊不清。我問這是誰的作品,主人說不知道,他爺爺在世時就掛在老宅里,他父親手里重新裱糊過一次,待他重蓋了新屋,又拿來掛的。我仔細地辨了落款是“靖仁”,去討教村中老者,問靖仁是誰,老者說:靖仁呀,是前溝栓子他爺么,老漢活著的時候是小學的教書先生!把一個小學教師的字幾代人掛在墻上,這令我吃驚。縣長說,通渭有許多大的收藏家,收藏的東西那確實是不得了的寶貝,而一般人家貼掛字是不講究什么名家不名家的,但一定得要求寫字人的德行和長相,德行不高的人家寫得再好,那不能掛在正堂,長相丑惡者也只能掛在偏屋,因為正堂的字前常年要擺香火的。
從鄉下回到縣城,許多人已經知道我來通渭了,便纏著要我為他們寫字,可我怎么也想不到,來的有縣上領導也有擺雜貨攤的小販,連賓館看守院門的老頭也三番五次地來。我越寫來的人越多,邀我來的朋友見我不得安寧,就宣布誰再讓寫字就得掏錢,便真的有人拿了錢來買,也有人揣一個瓷碗,提一個陶罐,說是文物來換字,還有掏不出錢的,給我說好話,說得甚至要下跪,不給一個兩個字就抱住門框不走。我已經寫煩了,再不敢待在賓館,去朋友家玩到半夜回來,房間門口還是站著五六個人。我說我不寫字了,他們說他們堅決不向我索字,只是想看看我怎么寫字。
在西安城里,書畫的市場是很大的,書畫卻往往作為了賄品,去辦升遷、調動、打官司或者貸款,我的情況就是如此,我也曾戲謔自己的字畫推波助瀾了腐敗現象。但是在通渭,字畫更多的是普通老百姓自己收藏,他們的喜愛成了風俗,甚至是一種教化和信仰。
在一個村里,縣長領我去見一位老者,說老者雖不是村長,但威望很高。六月的天是曬絲綢的,村人沒有絲綢,曬的卻是字畫,這位老者院子里曬的字畫最多,惹得好多人都去看,他家老少出來臉面猶如盆子大。我對老者說,你在村里能主持公道,是不是因為藏字畫最多?他說:連字畫都沒有,誰還聽你說話呀?縣長就來勁了,叫嚷著他也為村人寫幾幅字,立即筆墨紙硯就擺開了。縣長的字寫得還真好,他寫的是“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寫畢了,問道:怎么樣?我說:好!他說:是字好還是內容好?我說字好內容好通渭好,在別的地方,維系社會或許靠法律和金錢,而通渭崇尚的是耕讀道德。縣長就讓我也寫寫,講明是不能收錢的,我提筆寫了幾張,寫得高興了,竟寫了我曾在華山上見到的吉祥聯:太華頂上玉井蓮,花開十丈藕如船。
這天下午,一場雨就嘩嘩地降臨了。村人歡樂得如過年節,我卻躺在一面土炕上睡著了,醒來,縣長還在旁邊鼾聲如雷。
幾天后,我離開了通渭,臨走時縣長拉著我,一邊搓著我胳膊上曬得脫下的皮屑,一邊說:你來的不是好季節,又拉著你到處跑,讓你受熱受渴了。我告訴他:我來通渭正是時候!我還要來通渭,帶上我那些文朋書友,他們厭惡著城市的頹廢和墮落,卻又不得不置身于城市里那些充滿銅臭與權柄操作的藝術事業中而浮躁痛苦著,我要讓他們都來一回通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虞市|
辉南县|
庆阳市|
昌都县|
宜春市|
勃利县|
宜兰市|
泾阳县|
夏邑县|
牡丹江市|
右玉县|
旬邑县|
鸡西市|
长寿区|
阿拉善盟|
丹凤县|
丹阳市|
纳雍县|
兰坪|
如皋市|
西畴县|
莎车县|
长海县|
虞城县|
岳西县|
雷山县|
中西区|
吉安县|
长乐市|
兴城市|
吐鲁番市|
大厂|
福贡县|
新安县|
德令哈市|
绍兴县|
阳江市|
浦江县|
汉中市|
广东省|
南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