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恥別京華-《漢靈昭烈》
第(3/3)頁
他知道這一別,自己此生怕是再也回不來了。但回不來的又豈止是他的軀殼,若是太祖太宗在天有靈,怕是會將他從宗廟中除名,也難解心頭之恨。
作為這個王朝在位時間最短的一位官家,趙檀是被歷史,也是被他那個甩鍋的老爹推上的皇位。他也許并無力挽狂瀾的雄才偉略,但他也干盡了病急亂投醫的蠢事,他自然也不甘心成為亡l國l之君,但卻徹底忘了身為一國之君的尊嚴和底線。
他的昏聵顢頇比之其父不遑多讓,甚至青出于藍。他在位一年有余,卻拜罷了二十六位執宰之臣,他幾乎把所有的心機都放在和其父的權謀之爭中。而面對內憂外困之局,他又幾乎完美地錯過一切救國之策,將種師道、李綱等忠臣良將棄之不用,卻任由耿南仲、唐恪等怯于公戰,勇于私斗之流禍亂朝綱。以至父子“聯手”,前仆后繼,錯過無數次挽救危局的機會,將這個文盛一時,富甲天下的王朝徹底埋葬。
他的茍且屈膝亦可謂前無古人。其身居天子之位,手握社稷之重,卻一味思降不思戰,為奴不為人。他寧愿視敵為親,也不忘宮闈之爭,總想著以奴顏換來偏安,跪著照樣還可當皇上。他以兒皇之身開啟了自己的為君之路,又以兒皇之姿乞求保住君位,最終卻只能踏上北狩之路,落得極恥之名。
靖康之恥,恥不在結局,而在過程。
靖康之恥,恥不在百姓,而在共治天下的皇帝和士大夫。
諸夏之恥,以此為最,更以此為鑒。
......
金人退去,冬雪消融。
在一片狼籍的金人營地里,被遺棄的綢緞、豬羊、米面不計其數,還有不少典籍、金帛淹埋在泥土之中,被馬踏人踩,視為糞土。
雜在物品中間的,還有不少老幼病殘婦。在她們的臉上,不幸卻又萬幸表情交織在一起。她們是這場國難的受害者,也是這場浩劫的幸存者。
然后在金人眼中,她們和那些不值錢的書籍、表緞、豬羊一般,皆是可棄之物。
在她們的滿是風霜,驚恐余痕的臉上,依然殘留著寒冬的氣息。一如汴京,這座世間最繁華的都市依然深鎖于破敗、蕭瑟之中。
戰火雖然已經漸漸遠去,但一場浩劫留下的傷痛卻已深入骨髓。一如這個王朝,雖然還在茍延殘喘,卻已經被永遠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德镇市|
灌阳县|
上虞市|
额济纳旗|
贺州市|
和平县|
准格尔旗|
万安县|
汕头市|
丹凤县|
磴口县|
禄劝|
偃师市|
景谷|
托里县|
宁河县|
凤山县|
蒲江县|
蒲城县|
安阳县|
确山县|
平凉市|
乐亭县|
兴业县|
克山县|
温宿县|
呼玛县|
会宁县|
崇明县|
华容县|
辉县市|
容城县|
女性|
定远县|
南川市|
抚顺县|
鄂托克旗|
玉环县|
伽师县|
兴安盟|
梓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