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得虧弘治是一個開明的君主, 得虧弘治就朱厚照這么一個兒子。 要不然朱厚照提都不會提這個茬。 朱厚照想把天津搞成一個特別行政區, 再不濟,搞成一個經濟特區也是好的。 不管想搞成什么樣,必須要得到弘治的支持。 朱厚照甚至跟弘治提出了通過天津做海上貿易的想法。 并且描繪了海上貿易巨大的利益。 弘治心說,太子這是要開海禁啊。 好在弘治并不是一味因循守舊的頑固之人。 朝廷現在的財政狀況很不好, 能讓國庫豐盈,開海禁有就開海禁吧。 就像太子說的有禁海的祖制也沒耽誤走私的發生,要不然土豆和玉米哪兒來的。 但是有祖宗成法在,開海禁的阻力實在是太大了。 不是太子想開就能開的。 現在自己在皇帝的位置上,太子想干什么就讓他試試,自己還能給太子兜底。 萬一現在自己攔著太子,不讓太子試。 等太子繼位之后太子再瞎折騰,連個兜底的人都沒有。 而且太子搞錢的本事還是不錯的,當初自己只給了太子十萬兩,太子現在往朝廷捐了十多倍的錢了。 不過弘治提出了異議,明朝勛貴的封地只是給俸祿,在封地并沒有實權。 給錢進來封天津伯的意義不大,對于開海禁實在沒什么幫助。 朱厚照說出了自己的思路。 “父皇你知道投獻吧。” 弘治聽后皺眉,投獻就是農民把自己的土地名義上送給有功名的人或者勛貴,自賣自身給人當奴仆。 這是一種鉆明朝法律空子的偷稅漏稅行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