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此時的京南城中,逃難的人們蜂擁進安全區和教堂尋找庇護,十四名風塵女子強行進入教堂避難,其中精通英語的玉墨希望借助約翰的身份為一行人提供更多保護。 教堂的墻壁,并不能阻擋日軍的鐵蹄,教堂內的人們,將面臨孰生孰死的選擇。 教會的女學生、一些風塵女子、軍人和傷兵,以及美國人約翰,他們共同面對一場生死浩劫,產生了各種各樣奇妙的感情。 但是,教堂也不是永遠的凈土,不久日軍沖進教堂發現了女學生,殊死抵抗的軍人在千鈞一發之際開槍救女學生,英勇犧牲。 后來,日軍又強征女學生去慶功會為日軍表演節目。 由于女學生們不愿被日軍凌辱,準備集體自殺,卻被玉墨救下。 最后,這13個平日里被視為下賤的風塵女子,在侵略者喪失人性的屠刀前,激發了俠義血性,她們身披唱詩袍,懷揣剪刀,代替教堂里的女學生,去赴一場悲壯的死亡之約。 ... 影片的最后,伴隨著一首戲曲: 我有一段情呀,唱給諸公聽! 諸公各位,靜呀靜靜心呀! 讓我來,唱一支秦淮景呀! 細細呀道來,唱給諸公聽呀! 秦淮緩緩流呀,盤古到如今! 江南錦繡,金陵風雅情呀! 瞻園里,堂闊宇深深呀! 白鷺洲,水漣漣,世外桃源呀!!! ... “嗚嗚...” 不知道什么時候,影廳內,不時有著低聲哭泣的聲音。 這一刻曾經國人的遭遇,那鮮血淋漓的歷史,再一次好似重演般出現在眼前。 素來多愁善感的女人大多都流淚哭的很傷心,好像是替那些代替女學生,去慷慨赴死的秦淮河名妓們的命運而悲哀哭泣,又好似替曾經老祖輩經歷的苦難而哭泣。 男人們也有很多看的流淚了,男人流血不流淚,只是未到傷心時。 這一刻,看著那些女人們的抉擇,看著國人們接連慘死,那種恨不得拿起槍殺死一切侵略者的憤怒,用出胸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