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淑蘭從北京來到呼市。 她也是聽說曹家棟出車禍才來的,當然,知道老譚在呼市,要不然不會來的這快。 老譚不能在呼市多待,長沙的中央廚房店馬上裝修完了,他得盡快趕回去。 既然王淑蘭來了,他不能馬上走,正好要和呼市的一些老朋友聚聚,便一起了。 老朋友大家都熟悉,有原統戰部部長趙老,分局的趙局,商業局局長托婭達娃,餐飲協會的郎會長,本來有請大德的,大德趁天氣好云游去了,不在。 坐陪的有張宇、燕子夫婦,周曉梅和黃麗娟。 趙老雖年已古稀,但精神頭好,身體硬朗,一雙眼睛銳利有光,說話還是那么鏗鏘有力。見了老譚的第一句話便是:“今天陪我好好喝點兒,走時候再給我帶一桶。” 郎會長取笑他說:“你這是連吃帶拿呀。” 郎會長花甲之年,但看上去不像,也就五十五、六歲那樣,精神飽滿,紅光滿面,大背頭很有氣勢,可見保養得好,養生得當。 趙局和托婭達娃都五十出頭,在干部中屬中間力量,實權大握的人物。但倆人的共同點是沒啥官架兒,做事講究,重義氣,和老譚、古毅對撇子。 倆人相比較而言趙局穩重,含而不露,這也和他的工作性質有關,比較嚴謹。 托婭達娃屬外向型的,給人的印象是大大咧咧,不拘小節,能說能笑,豪爽大氣。這一是和她的蒙古族血統有關,天生的;二是打小就沒受過屈,我行我素,自然養成的脾氣秉性。 四個人和老譚都相交甚好。 趙老是老譚來呼市后最先認識的,那時他還沒退,對老譚的幫助挺大。后來他又引薦了省城的張老(老省長)和老譚相識,老譚去赤峰發展時也沒少幫忙,給引薦了自己的老部下。 郎會長和老譚屬忘年交,他欣賞老譚對餐飲的癡迷與干勁,曾極力邀請老譚進餐飲協會做副會長,都被老譚以不想當官為由而婉言謝絕了,說實話也確實是,老譚沒那個心,只想干好自己的餃子館。 趙局和張宇是戰友,但交著交著和老譚成了哥們兒。在處理蘇婭琪琪格的弟弟和周玉軍的事上幫了不少忙,也正是這兩件事叫他對老譚刮目相看,覺著老譚這人行,值得交。 托婭達娃是燕子在辦理海東店的衛生許可時結識的,倆人通過這事成了閨蜜,進而和老譚相識。 老譚酒量大,她好酒量,倆人是喝酒遇知音,成了朋友。喝酒人的脾性格都差不多,談得來還盡興,一來二去的就相交莫逆了。 做餐飲的就這樣,啥樣人都能遇著,啥樣人都得交。老百姓話講寧胡交一個不胡得罪一個,沒遇到事呢,遇到事誰知道哪塊云彩有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