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發生了巨大變化,不經意間躍然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東方睡獅已醒,巨吼震撼世界。 中國所發生的變化和飛速發展,以及取得的震驚世界的成績,不是咱一個廚子所能描繪的。但慶幸自己是一個中國人,并為之驕傲自豪。 用餐飲人的眼光看,改革開放給餐飲業所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的。當然,它也像其他行業一樣經歷了最初無序的爆發,讓一小部分人先富了起來。然后走入迷茫期,亂象環生。最后經過整整一代人的付出、摸索、前行,漸漸規范起來,形成現在專業化、標準化、流程化的餐飲時代。 民以食為天。任何時候,歷朝歷代,衣食住行都是必不可少的,做買賣只要不離開這四大塊,一般都賠不了錢。 尤其是飯店,從古至今一直有,從沒斷過。 開飯店也好,賣衣服也罷,不管做什么,要想賺錢,首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要做的事是不是對老百姓有利的?有利,老百姓接受,才會產生消費,反之異然; 能不能堅持十年以上? 堅持就是勝利。拿開飯店來說,初步統計,目前中國飯店的平均壽命為三點四年。堅持五年以上的占百分之三十,十年以上的百分之十,三十年以上的不足百分之二。 五年以上的飯店大部分盈利運營,真正賺錢的是十年以上的。從開業到關門只堅持三年時間的大部分賠錢,沒賠的也沒賺著,鬧個本齊不錯了。 這也對應了十年黃金法則。 能不能不忘初心,堅守最初的誓言?說誓言有點過,但就是這個意思,說白了是不忘本。有多少發財之后得意忘形忘了本分的,最后毫無例外的被打回原形。 總結一下人得做好事,可能做不到無我,但一定要有利他心,敬天愛人。 還有就是不能頭腦一熱,三分鐘熱血,過那個勁兒就不想干了。俗話說有志之人立長志,無志之人常 立志,就這個理兒。 另外切記厚德載物,沒那大德行承載不了那大財富,不能富了沒德,要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五月的省城已是滿眼綠色,陽光溫暖,微風習習,十分舒爽。 下午四點時分,老譚從省北大學城店出來,沒有回老店,叫司機把他送到自己家小區后面的小公園。下車后點上支煙,一邊抽一邊四下看著。 小公園綠樹蔥蔥,周圍的圍欄拆掉了,取而代之的是半米高的矮墻,四十公分寬,上面鋪著大理石面,方便人們小憩。 五、六個剪頭師傅在樹蔭下擺攤,攤位簡單,一把椅子,一套剪頭工具,身上穿著件白大褂,口袋里別著把木梳,就成了。 剪頭師傅無一例外都是老頭,年紀最小的也五十開外。他們是省城最后一批剃頭匠,雖然理不出理發店里的那些潮型,但刮臉、剃頭、修面的老手藝依然吃香,顧客絡繹不絕,都是老主道。 三塊錢一位,童叟無欺。 幾位老者看來和剪頭師傅相熟,在他們攤位旁擺了象棋,聚精會神的下著,旁邊還圍了幾個觀看者。 老譚是到這來尋老劉大哥的。 我們是否還記得那位愛打麻將能喝酒的老劉大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