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被模仿了-《廚子老譚的北方往事》
第(1/3)頁
架當然打不起來,咋說古毅這些年也不是白混的,他之所以敢保證讓這些商戶賣到春節,就一定有原因。
承包皮草城的是集寧的一個大哥,和古毅雖不熟,但幾分面子還是給的。加上現在的大哥都開始往商業上發展,和政府部門或多或少的有些關系,通過政府這個橋梁彼此都認識。俗話說不看僧面看佛面,雖然孫于聰沒直接出面,但古毅能來就是代表商會和孫于聰。
集寧大哥再厲害這個面子也得給,在電話里把帶頭鬧事的罵了幾句,門外的那群人就散了。
事情已經解決,古毅三人不再逗留,和六哥與幾個商戶告辭,便出了皮草城。
三人覺著沒在里面沒待多長時間,其實不知不覺兩個多小時過去了,一看時間已經到了下午一點多,便趕緊開車往西街趕。
事不湊巧,碰上個出車禍的,本來就不寬的馬路被車禍現場一堵誰也過不去,沒辦法調頭繞路而行,到地方快三點了,賣羊雜的半條街店面全部午間休息,沒一家營業的。
三個人懊惱之余只好慢慢開車沿街尋找,希望能找到一家營業的——都餓了,不吃羊雜別的也行。
突然,老譚看到不遠處有家餃子館,吸引他的不是餃子,而是店名——“阿巧餃子館”。
古毅也看到了。
“阿巧餃子館?譚老弟,你家分店。”古毅當然知道不是老譚的分店,話語中帶著玩笑的意味。
“這可不是,模仿的。”老譚說。
確實是模仿的。店不大,一百來平,沒怎么裝修,只是牌匾上寫著“阿巧餃子館”。
既然碰著了,老譚沒了吃羊雜的心思,想要進去一看究竟。
三個人停了車,走進餃子館。
進來之后古毅先笑了,相跟著老譚也笑了。
說是餃子館,其實是個小吃部,三室兩廳的房子改的。借勢就利,廳做廚房,居室做餐廳,倒也和諧。墻上是彩色菜譜照片,都是些小毛炒,連涼帶熱有三十道。餃子五種餡,和真阿巧一樣,就是不知道味道咋樣。
一個女服務員穿著羽絨服趴在靠暖氣的桌子前睡覺,三個人進來也沒醒,看樣是正夢黃粱。倒是從里面的雅間里走出一個穿著廚師服的男的,看了三人一眼,問:“吃飯呀?”
“吃飯,吃餃子。”古毅說。
男的走到服務員身邊,拿手推了推,嘴里道:“來客人了,還睡?”
服務員先是打個哈欠,然后把眼睛睜開,很不高興的“啊呀”一聲。
男的招呼古毅三人進到里面雅間坐下,倒了熱水,然后拿來一張菜單。這時服務員進來,男的走了出去。
老譚把菜單看了一眼,發現和墻上的一樣,就遞給古毅,然后問服務員:“你家和呼市的阿巧餃子館是一家嗎?”
“不是。”服務員很干脆的回答,反問道:“呼市也有阿巧餃子館?”
“有,并且生意挺好。”老譚說。
“那他家也不是正宗的,和我家一樣,跟人家學的。”服務員說。
老譚禁不住好奇的問:“你咋知道他家不是正宗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紫金县|
荔波县|
临沧市|
酉阳|
博爱县|
淮滨县|
卢龙县|
都江堰市|
礼泉县|
孟津县|
石柱|
林西县|
当雄县|
洪洞县|
宜章县|
柯坪县|
绥滨县|
康定县|
公主岭市|
商水县|
瑞昌市|
武宁县|
浦东新区|
霍城县|
邯郸市|
额尔古纳市|
信阳市|
廉江市|
三河市|
神池县|
方山县|
桓仁|
新平|
宁武县|
中超|
墨玉县|
白水县|
凤城市|
合江县|
英山县|
铅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