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413章:名聲大噪-《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2/3)頁

    家里貧窮的,便是清水饅頭,頂多是帶數個饅頭,餓不死就行。

    富裕點的,就帶根人參,實在餓到不行了就啃一口吊命。

    往往三場考試完成,所有的考生都要去了半條命。

    在科舉中因體弱昏迷者,早已經是常態了。

    太孫殿下的這道令旨,跟救命又有什么區別。

    當令旨被宣讀完成之后,一道聲音響起:“謝太孫殿下恩典!”

    隨著這道聲音的響起,整個貢院所有學子共同高喊:“謝太孫殿下恩典!”

    貢院考場就在秦淮河邊,上萬人的大喊,哪怕是并不整齊,也足以讓秦淮哄動。

    “這是怎么回事,怎得傳出如此大喊?!?

    “聽不明白嗎,必然是太孫殿下施以仁慈?!?

    “也不知道是怎樣的仁慈,這些學子們,怎的如此激動。”

    “不必多想,如此大事,過兩日必登邸報,到時候咱們就知曉了?!?

    學子們的情緒很激動,即便拿到了題卷,也過了好久才緩過來。

    不過就考試而言,根本不缺這點時間。

    三場的考試,真正受重視的只有第一場,考的便是經義。

    所謂經義,也就是四書五經。

    其實在這里有個誤解,不是說每個學子,都得把四書五經全部暢通才行,在考試的時候,是可以選擇自己的本經。

    所謂本經,就是從《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經中確定一經作為自己的考試方向,學子只需做這上面的四題也就夠了。

    后面的四書義則是從《論語》、《孟子》、《中庸》、《大學》四部新儒學的經典中出答三題。

    是以考官準備的是二十三題,學子只需考七題即可。

    朱英只是來走個過場,太孫的身份也不允許他一直守在這里。

    臨走的時候,朱英對戶部左右侍郎吩咐道:“在這里的每一位學子,都有可能是我大明未來的尚書,侍郎,或是一地之父母官?!?

    “朝廷的科舉,是為了選拔人才,而是用來折磨人才?!?

    “本宮會傳令光祿寺,讓他們為所有學子準備今日晚餐,包含明日兩餐。”

    “到時候爾等就多多費心了?!?

    左右侍郎聞言,也不敢多說,只能是躬身作揖:“謹遵太孫殿下令旨。”

    ......

    朱英對于貢院的改革,第三日就刊登在了京師邸報之上。

    太孫仁慈之名,響徹整個京師上下。

    不管是還未參加科舉的學子,亦或是參考過科舉當官的官員,都為太孫殿下此舉稱好。

    兩個舉動,讓所有的學子感受到了太孫殿下的關心。

    “仁明之君,仁明之君吶,何愁我大明不興。”

    “太孫殿下高義,上體天心,下恤黎民。”

    短短不過半日的時間里,所有的文人都在為太孫殿下寫詩歌頌。

    “大孫這一招,真的是秒啊,咱從前太擔心,大孫可能會遭到文人的抵制,這般過去后,天下文人對大孫無比贊頌,盡皆歸心?!?

    朱元璋笑哈哈的說道。

    謠言案的余波,直到現在都沒有消失。

    雖說京師這里關于這個話題已經沒人談論,但在大明其他地方,實乃傳播廣泛。

    即便是官府命令禁止,也抵擋不住有心人的傳播。

    在當今的社會,主要的傳播對象,是商人嗎?

    不,是文人。

    商人的傳播在文人面前,真就是個弟弟。

    朱元璋仿若看到,所有關于大孫不利的言論,在這次科舉之后,被徹底沖個粉碎。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福县| 房产| 杭州市| 三门峡市| 肥东县| 芒康县| 来安县| 奇台县| 永新县| 台州市| 延津县| 布拖县| 沧州市| 临海市| 通河县| 民勤县| 巩留县| 平安县| 林周县| 新津县| 孝感市| 丹阳市| 内丘县| 会宁县| 屏山县| 金川县| 涟源市| 抚顺县| 怀仁县| 汉阴县| 黎平县| 荣昌县| 孟州市| 布尔津县| 宾阳县| 清水河县| 民乐县| 嵊泗县| 改则县| 漳平市| 剑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