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吳起、白起、韓信、李牧,他們都是華夏史上的優秀主帥。 說起來,這四人其實是兩種類型:吳起、韓信為一類,白起、李牧為一類。 吳起、韓信是身懷屠龍術的有志青年,白起、李牧是起于行伍的職業軍人。 吳起可以輾轉于魯、魏、楚,韓信可以先后投靠項羽劉邦,在劉邦那里干得不如意也想跑,他們求的是賞識他們的英主,能發揮他們才華的平臺,和君主之間,實際是相互利用的關系。 雖然他們不能成王,但顯然君主也無法控制他們。 而白起、李牧則只效忠一國一王,他們是國家、君主實現保家衛國,王圖霸業的大殺器。 吳起、韓信雖然混跡于軍營,尤其吳起以善練兵,能與士兵同甘苦著稱,但他們并不是軍人。 會打仗一是他們的天賦,二是他們實現抱負的手段。 但軍營,不是他們所追求的歸宿。 而且他們都有很高深的理論成就。 他們是“大家”,而不是“名將”。 實際上,與他們放在一起談的應該是樂毅、田單、尉繚子這個類型。 而白起、李牧同屬戰國四大名將,與他們并稱的廉王也是一個類型,他們是絕對的千古名將,但難稱為“家”。 論戰功,他們可能在伯仲之間,但論對后世的影響,后者難以比肩前者。 尤其是吳起,被稱為兵家亞圣,與孫武并稱,孔子再傳弟子,一身集法儒兵三家大成,有《吳子兵法》傳世,開募兵制先河,訓練出魏武卒這第一支職業化軍隊,使得步兵取代戰車成為戰場主流,又主導了楚國變法,論影響深遠,可能還在韓信之上,也是四人中唯一被稱為“子”的。 另吳起是戰績是七十六戰六十四勝十二平。 也算是沒有敗績了吧。 ………… “這么一看還真是。” “吳起也是一個沒有敗績的男人。” “吳起的地位,在華夏軍事史上,的確還算頂尖。” “可惜,他們的結局都是悲慘的,吳起韓信死于非命,白起李牧被迫自裁。” ………… 吳起為何被稱為亞圣? 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重視禮儀、道德的時代,那時的人普遍具有較高的道德標準。 比如著名的先哲老子、孔子等人,就提出了一系列的道德主張,強調道德修養和道德教育。 后來孟子和荀子等人又從不同角度加以發展使之系統化,逐漸成為世人遵循的道德準繩。 春秋戰國時期的人們,對德行方面的要求很高,就連孔夫子都忍不住發出:“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的感嘆。 奇怪的是,同樣是在春秋戰國時代,再他們看來,做人沒有底線的吳起,既然有著殺妻求將、母喪不奔的惡行,為何還會被后世譽為亞圣呢? 吳起是戰國初期的著名軍事家,也是兵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人譽為“兵家四圣”中的亞圣。 雖然吳起在內政和軍事方面有著極高的成就,身上更是有著兵家亞圣的光環,但是因為他在未發跡之前的所作所為,可以說是突破了當時的道德底線,所以名聲并不怎么好,一直以來都深受人們的詬病。 相對來說,三國梟雄曹操對吳起的評價無疑更加中肯。 曹操認為吳起雖然有著“殺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歸”的污點,可是吳起“在魏,秦人不敢東向,在楚則三晉不敢南謀。” 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吳起所取得的成就。 吳起的一生,將魯、將魏、相楚,集兵家、儒家、法家三者于一身,在內政和軍事上有著極高的成就,達到了旁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雖然吳起早期有著一些人生污點,但是以其率領魏武卒“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余均解”的傳奇戰績來看,兵家亞圣之名也是當之無愧。 ………… “功之無愧,吳起此人的確功之無愧。” 曹營中,曹操看著吳起的盤點視頻,不由感嘆。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在他看來,吳起有一些人生污點又如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