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零七章 謀取石見銀山-《弘治大帝》


    第(2/3)頁

    要知道在北宋朝就發明了水運儀象臺,它既可以進行天體測量之用,又可以進行天體運行演示,還可以進行自動報時。

    結果因為戰爭,水運儀象臺毀于戰亂,后面南宋朝廷想要重建這個水運儀象臺,都不可得,為何?因為他們不知道原理,知道原理的人已經死去,人死便燈滅。

    而且南宋之所以想著重建此物,也只是因為那是太平盛世的象征,而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高科技。

    水運儀象臺這東西在大明的士人來說也只是傳說的物件,也沒有幾個人去重視,也只是認為是奇淫技巧,充其量也只是為盛世臨朝添上一筆墨彩。

    為了今后的大明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朱佑樘可以說是絞盡腦汁。

    首先當然是改造大明的思想,全方位地改造思想,朱佑樘如今時不時在大明日報發表一些新奇思想的文章,就是為了改變大明人的思維。還有就是如今大明日報經常出現論戰的文章也是朱佑樘有意培養大明人的好戰意識。

    大部分的文武官員看著這些文章,只當是皇帝年少,還是貪玩的年齡,喜歡一些新奇玩意,也不以為意,而有些人卻想到了很多。

    比如在儒家思想上專研很深飽學之士便產生了某種憂慮。

    而王守仁這些年輕的士大夫卻倍受鼓舞,畢竟年輕人總是求變,老年人總是求穩。

    卻說汪直帶領著大明當下最強大的艦隊將要抵達日本的時候,其實日本其實也有所察覺,畢竟日本是島國,大海一直都是他們重視之處。

    還有此時的日本正是虛弱的時候,經歷了“應任之亂”,日本正式進入了所謂戰國時代。

    可以說汪直選了一個好時機,當然此時在船上的汪直卻一無所知,他只是通過西廠布置在四海商行的密探得知日本有銀礦,便如獲至寶。

    加之汪直此人向來喜歡武事,可惜朱佑樘登基之后不再在軍隊內外派太監監軍,所以汪直一直引以為憾,英雄無用武之地。

    一聽下面的人來報日本有銀礦,汪直便心花怒放,簡直是瞌睡了送來枕頭,日本蕞爾小國,只需要派大明剛剛新建的海軍艦隊,便可順手拿下,既能開疆拓土,還能為皇爺解決對蒙古之戰的軍費問題,自己還能順便得到偌大的好名聲,簡直是一舉三得。

    剛得到這個消息,汪直便迫不及待地向朱佑樘匯報了此事。

    作為朱佑樘的左膀右臂,一直自認為是朱佑樘最忠實的鷹犬,自然要為朱佑樘這個皇帝分憂解難,他知道朱佑樘一直謀劃著對蒙古作戰,但是戰爭向來打的就是錢糧。

    他也知道皇帝朱佑樘最近一直在為軍費而發愁。

    沒錢,想要對蒙古這個宿敵發動戰爭,只能是紙面上想一想,滿朝的士大夫必然反對,經歷了土木堡之戰之后,滿朝文武都不希望再出現一位好戰的皇帝,大明實在經受不住第二次土木堡之戰。

    所以想要對蒙古發動戰爭,朱佑樘首先證明大明是能戰的,這就是朱佑樘偷偷摸摸跑到遼東對女真部發動的戰爭的原因。

    一個嘛就是練兵,朱佑樘也要確認一下他練的新式軍隊是否真的有戰力,二個嘛自然是打給滿朝文武看的,以此戰為例,告訴整個大明,我們是有著能戰之士兵的。

    光有兵沒有錢糧也不行,因為大明立國一百多年之后,如今財政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以前的衛所制度基本廢止,原來的大明養兵基本靠衛所便可以自給自足。

    如今衛所的田畝基本被那些武將侵占,可以說衛所制度已經是名存實亡。

    朱佑樘登基之后也沒想著重新恢復衛所制度,因為事實已經證明衛所制度已經不可取,所以朱佑樘在想辦法將登記在冊的衛所田畝改為民田和官田,然后想辦法進行兵制改革。

    完全采用募兵制,對于大明來說,財政支撐不住,所以需要進行兵役法的改革,這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當下想要對蒙古發動戰爭,就得將改革放一放,先想辦法搞錢,練兵,然后打勝仗,只有徹底解決了蒙古,然后再一心一意進行社會改革,那才是穩健之道。

    汪直坐在船上搖搖晃晃地想著怎么才能快速籌措軍費,如此才能幫皇帝朱佑樘分憂,結果一聽田海說馬上到石見國,這讓汪直很蒙,咋又冒出來個石見國呢?

    不是日本嗎,咋還出現了一個石見國?

    “田海,不是日本國嗎,咋又冒出來個石見國,這個石見國是個什么章程,難道是日本國里出了個亂臣賊子?”汪直好奇地問道。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东县| 疏勒县| 台山市| 海原县| 石首市| 宝清县| 祁东县| 海伦市| 雅江县| 五莲县| 涿州市| 肥西县| 陆河县| 丁青县| 共和县| 东港市| 鹤山市| 阳朔县| 汝州市| 安丘市| 双柏县| 竹山县| 铜梁县| 乐业县| 和平县| 黄山市| 济南市| 米泉市| 贞丰县| 陆丰市| 庆云县| 巴林左旗| 来安县| 永年县| 临江市| 新宾| 五寨县| 中超| 旬邑县| 麻城市| 汾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