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門慶賄賂脫禍之后,“過了兩日,門也不關了,花園照舊還蓋,漸漸出來街上走動”。七月中旬的一日,在路上碰見應伯爵、謝希大,二人裝作全然不知西門慶遇事的樣子,還問西門慶娶了瓶兒沒有。像西門慶家這樣一件連蔣竹山都知道底里的新聞,應、謝二人豈有不知之理。作者處處諷刺結義兄弟和所謂的好朋友。不過西門慶對應、謝二人的涼薄也根本不著在意里,仍然和二人一起去妓院吃酒,其并不因此而看破世態炎涼者,只因為自己就是炎涼中人。 另一方面,小廝玳安告訴西門慶看見瓶兒家開了個生藥鋪,西門慶聽了“半信不信”,卻也不著人打聽,想必剛剛脫禍,驚魂未定,還無心顧及迎娶瓶兒事。但竟不派人去瓶兒處問候、解釋,則西門慶待瓶兒,也不過爾爾。又想必是把瓶兒視為飛不去的掌中物,直到聽說瓶兒為蔣竹山所得,才大為吃醋著惱、悔恨萬分。西門慶是從未被女人拒絕過的人,其氣惱半是源于自尊心的受挫;而應伯爵怎么可能不知道瓶兒嫁了蔣竹山?故意問西門慶是否娶了瓶兒,回想起來,實在也是促狹得很。 西門慶從妓院吃酒歸來,在街上碰見馮媽媽一節,極像當年吃酒已醉,在街上碰見王婆一節(第八回)。王婆來替金蓮請西門慶;馮媽媽卻充當了瓶兒嫁人的耳報神。 趁著西門慶不在家,月娘請陳敬濟到后邊吃飯,又引著他和玉樓打牌,陳敬濟就此見到了金蓮,并對金蓮一見鐘情。繡像本的無名評點者和張竹坡說得很是:如果這是正當在理的事情,月娘心里也不覺得有愧的話,何必聽說西門慶回家,便“連忙攛掇小玉送姐夫打角門出去”?月娘的欲望與情感,每每用極為微妙的筆墨描寫。 西門慶與金蓮做愛,往往要仿效與瓶兒在一起時的樣子,瓶兒的樣范,西門慶在所難忘,往往與金蓮共同重修一番。從春宮、勉鈴,這已經是第三次了。西門慶對瓶兒的世界——不僅富貴,而且時髦——充滿艷羨,從此可見一斑。 金蓮見西門慶后悔沒有早娶瓶兒,便埋怨他不該聽了吳月娘的話。“奴當初怎么說來?先下米兒先吃飯。你不聽。只顧來問他姐姐。常信人調,丟了瓢。你做差了,你埋怨哪個?”西門慶被這兩句話調唆得大怒,從此與吳月娘生氣,見面不講話。然而在第十六回,西門慶打算娶瓶兒時,明明是金蓮兩次對西門慶說:“你還問聲大姐姐去。”及至西門慶問了回來,金蓮也附和月娘的意見道:“大姐姐也說的是。”此時金蓮顛倒黑白,西門慶卻也毫不記得來龍去脈,糊涂之極。金蓮從未說過月娘壞話,這是第一次,顯然是因為兩天前曾被月娘罵,又因為月娘諷刺寡婦不等孝服滿就嫁人,恰好說中了金蓮和玉樓兩個人的心病。金蓮、月娘結怨從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