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但在明代,六部九卿只是一個詞匯,并不是像漢代一樣,仍有九位公卿。 六部九卿多指六部主官與通政使司長官通政使、大理寺長官大理寺卿、都察院長官左都御史。 而在這九位官員之下,還有九位重要官員,分別是太常寺卿:主要負責禮樂、郊廟、社稷、壇壝、陵寢之事。 太仆寺卿:主要負責掌管全國馬政。 光祿寺卿:主要負責祭祀、朝會等宴會的采辦準備事項。 鴻臚寺卿:主要負責外交事宜。 以及詹事、翰林學士、國子監祭酒、苑馬寺卿、尚寶司卿等職。 張瑞因為還未登基,所以鴻臚寺卿之后的詹事府、尚寶司卿、翰林學士、國子監祭酒、苑馬寺卿都未設置。 當然張瑞也不打算設置,自始至終,張瑞都未想過照搬哪個朝代的制度。 因而在長安,最位高權重的幾位官員分別是內閣輔臣:審配、賈詡、裴潛、司馬芝。 總督丞相府政務、文書的從事中郎:荀彧。 六部主官:兵部中郎王凌、民部中郎國淵、禮部中郎國禮、吏部中郎王機、工部中郎裴輯、刑部中郎裴俊。 大理寺卿裴紹、副都御史傅巽、錦衣衛都指揮使趙云、工信司少尹杜畿、提學總臺裴琚、太常寺卿蓋勛。 以及從典廄署長丞升級為太仆寺卿的常林。 這些人基本上就構成了關西朝廷的主要執政團隊,唯一還差的就是通政使,這方面只要加強記室參軍的職權就足夠,記室參軍王昶可以隨之升遷。 人到齊之后,張瑞問道:“幽州有何要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