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年張世平、蘇雙資助混跡在涿郡的游俠頭目劉備,一出手便是黃金數百斤,戰馬數十匹。張瑞這一次等于是收到數百個張世平這種豪強的贊助。 張瑞笑著感慨道:“這些豪族真是富庶。倒也是件好事,能將豪族財富從地窖、墳墓里收割出來。不然彼輩一次下葬便高達數百斤,死千余戶豪族,關西便會黃金短缺?!? 司馬芝笑著答道:“賴太尉重開絲綢之路,西域黃金、珠寶、玉石源源不斷流入關中,豪族之富庶,遠超過往?!? 張瑞仿佛已經見到自己重現大隋富庶盛世的場面,說道:“今歲關中大旱,為關中百姓每戶發百錢,布帛一匹,谷十石?!? 雖然府庫中金銀堆積滿倉,但在使用上張瑞還是比較謹慎的。發百錢不是因為張瑞小氣,而是發太多會直接導致百姓手中銅錢貶值。本來只用三十錢就能買一石糧食,大量發放銅錢,可能導致糧食直接飆升到六十錢。 這對赤貧百姓沒有多大影響,但對那些家中有數百錢積蓄的平民家庭而言就成了災難,會發現官府賑濟過后,能買到的糧食反而下降了。 沒有財富產出,而官府增加貨幣,只會造成通貨膨脹。 民間生產財富的速度有限,張瑞只得從官府中取一部分谷糧布帛,配合著這次的賑濟,一起發放。 隨后張瑞問道:“此次關中旱災,災情如何?” 司馬芝寬慰道:“太尉請寬心。審閣輔在長安調撥有七百多萬石糧食賑濟百姓,常平倉以三十錢每石價格向外出售一千三百余萬石糧食。慈善倉亦運轉正常,百姓在災情中能夠勉力維持生計。” 張瑞關切的問道:“常平倉大量出售糧食,可有豪族趁機囤貨居奇?” 司馬芝點頭,說道:“的確有此類為非作歹之徒,不過未等官府上門屠戮,豪族便支撐不住。官府糧倉糧食源源不絕,豪族完全看不到糧價上漲之希望。若不能及時脫手,待明歲豐收,糧價下跌,豪族今歲囤積多少,便要虧損多少。于是豪族紛紛趁高價出手,轉而承包官府以工代賑之工程?!? 背后有極度充裕的府庫作后盾,會使官府做一切決策都自信從容。就算出現小型差池或困難,亦能靠著充裕的資金碾壓過去,實現最初本心。 說起來輕松,仿佛這場旱災不足為道,輕易可以渡過。 事實上監察御史與錦衣衛給張瑞遞交的報告,都是關中赤地千里,甚至水庫、湖泊都出現了干涸,干裂的土地上百里不見盡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