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如果說出身關隴軍事貴族的五陵少年是軍中低層軍官,那么六郡良家子就是大漢與盛唐最強悍的兵員。 有恒產者有恒心。 身家清白的六郡良家子,世家世業,因而忠誠、堅毅、剽悍、善戰。 正是將門子弟與六郡良家子的結合,才有了大漢、盛唐,彪炳千古的輝煌武功。 韋端向張瑞介紹道:“六郡良家子即天水郡、隴西郡、安定郡、北地郡、上郡及西河郡六郡良家子之總稱。” “西河、上郡、北地、安定四郡如今都在君侯治下。” “余下還有隴西、天水兩郡。鼎三年(公元前前一百一十四年年),漢析隴西郡地置天水郡,永平十七年(公元七十四年),天水郡改稱漢陽郡。” “如今這兩郡皆在安定郡西南,被叛軍所占據。” 張瑞深深的嘆了口氣,赫赫有名的六郡良家子啊,諸夏苗裔讀歷史時誰不曾聽過這享譽千古的名字。 在漢室的昏聵政策下,西河給了匈奴,上郡被遺棄,安定、北地盡是羌胡,隴西、天水皆是胡夷氐。 只有曾經威名遠揚的諸夏良家子弟,消散了名字,丟失了故土,自此在歷史中化為一捧黃土。 這更堅定了張瑞收復涼州、關中的決心。不說別的,只要恢復了六郡生機,憑六郡良家子強悍的戰斗力,關東諸將,憑什么來與自己爭雄天下? 韋端停頓了片刻,語氣篤定的說道:“某能為君侯取下隴西、天水兩郡。” 張瑞眼中神彩閃爍,直直的盯著韋端,對方一臉堅定,神情凝重,顯然是極有把握。 “韋公如何取此兩郡?” 韋端臉上略顯驕矜,說的:“我韋氏在涼州尚有幾分影響。六郡良家子中,多有我韋氏故吏。隴西、天水兩郡,并非盡被羌、氐所占,仍有豪強據守于塢堡。若君侯信任,某只需只身前往,便能聚集義士,匯聚部曲,獻兩郡于君侯。” 張瑞覺得韋端這說辭可真是謙虛過頭了。作為關中豪族之首的韋氏,那能叫做有幾分影響力?那可是能只身進入涼州,鎮服所有關中諸將,擔任涼州牧的超級望族。 這一刻,張瑞似乎發現了世族豪強的正確用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