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長安學宮,薪火傳承-《漢末之并州匪政》
第(2/3)頁
就是學宮中這些博士、學子,擔負起了為天地立心,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使命。
每個人身上,都背負了光榮而又沉重的使命感。
諸夏文明就將在這里而進一步弘揚與光大,在這里的每一個人都將為諸夏文明的進步與輝煌增磚添瓦。
統合四方學說,一統經義正理,為天地立心立命,這種事情,是任何其他單獨講課傳道的學者所不能比擬的。
因為即便鄭玄這種文學泰斗,其所講經學,亦只是一家之言,乃是私學。百姓信則信,不信,其亦沒有任何辦法。
但在長安學宮,有右將軍府支持,有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百姓接納,所講道義、傳授之真理,將會徹底普及天下,傳承千古。
士人們可以不慕官府,不圖權貴,但著實抵抗不了這種文化傳承方面的誘惑。
不可能存在一個學者,鉆研各種高深學問,創造各種經義,只為自娛自樂,不讓任何人知曉,隨著自己一起下棺入土。
假使有這種人,在旁人看來,其也無益于文明進步,配不上稱為學者,最多是個愛幻想的狂徒。
司馬徽也是因此而接受了官府的邀請,出任長安學宮大祭酒,不參與任何官府管理,只負責推廣教化,弘揚學術,規正德行,闡述大義,傳承文明。
掛匾儀式后,張瑞在司馬徽與陳凡的帶領下參觀嶄新的長安學宮。
長安學宮就建在科學院西側數里處,兩處文化圣地相隔極近,風景也大體類似,都是山清水秀,濱臨渭水。
為了保衛這兩座文化圣地,張瑾特意從為數不多的長安守軍中抽調了一千人,就扎營在兩院中間的空地上。
看風景期間,司馬徽向張瑞解釋道:“長安學宮各學院設置還未完全,如今還只有數算學院、天文學院、地理學院、律法學院、醫學院、農學院、兵學院、工程學院、墨公學院(墨家與公輸家、格物)、文經學院、歷史學院、縱橫學院、藝術學院、還有教習學院,共十四個學院,四十三位博士。”
這個學院設置還是蠻出乎張瑞意料的,僅文經、歷史兩院就令張瑞大感意外,自古經史不分家,是古代讀書人必須通讀的書籍。諸如有名的五經博士,春秋博士,詩經博士,都是歸于經史一類。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常市|
甘德县|
磴口县|
托里县|
永泰县|
全椒县|
长泰县|
保康县|
全椒县|
西贡区|
洪江市|
光泽县|
华蓥市|
扎兰屯市|
天镇县|
右玉县|
凌云县|
河曲县|
蓬安县|
霍州市|
丹江口市|
定州市|
万载县|
遂宁市|
祁连县|
蚌埠市|
孝感市|
会东县|
水富县|
建宁县|
疏勒县|
河北省|
大庆市|
江山市|
隆安县|
宜良县|
石柱|
印江|
泸西县|
六盘水市|
仁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