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阿姊莫要如此拘禮?!辈嚏H膩拉著蔡貞姬的雙手說道:“皆是親人,家宴中以親情論即可?!? 張瑞笑著點頭,說道:“文姬之言甚善,阿姊莫要拘禮?!? 蔡貞姬出身名門,落落大方,乃回道:“那便依妹夫所言。” 隨后蔡貞姬便為張瑞介紹了自己的丈夫羊衜,羊衜容貌甚偉,儀表堂堂,雖然粗布麻衣,但不掩其英氣。 張瑞并沒有仗著自己位高權重便大擺架子,而是很客氣的先向羊衜行禮,說道:“見過友婿。” 兩婿相謂曰亞……又曰友婿。 這么奇怪的稱呼,張瑞聽都沒聽過,是蔡琰提前給張瑞科普的知識。 一般后世幾位女婿在老丈人家見面,都是互稱連襟或者干脆以兄弟相稱。 所謂友婿這稱呼,也就孫策跟周瑜用的上了,這兩位豪杰分別納了大喬、小喬,能夠彼此互稱一聲友婿。 張瑞推測,孫策與周瑜私下里大概也不用這奇怪的稱呼,更多的還是稱呼彼此表字。 但張瑞與羊衜首次見面,就直呼蔡琰姐夫的表字會顯得有些倨傲無禮。 而張瑞才十九歲,還未加冠取字。理論上作為一方君主,張瑞不用完全遵守二十歲加冠這一習俗,可以提前加冠取字。 但張瑞還是一力堅持,待二十歲那年在大漢舉行一次正式的加冠禮,已祭奠自己逝去的宅男身份,之后更全力以赴的融入到漢末生活當中。 何況,就算張瑞有表字,以張瑞的身份,也不會有誰真當面以表字相稱。 友婿這奇怪稱呼,大概還要使用許久。就像外舅,待日后見到老泰山蔡邕,也要每天稱呼外舅。 張瑞只能安慰自己,雖然奇怪,但喊著喊著或許就適應了。 就像羊衜,完全不覺有異,很自然的回禮,說道:“見過友婿?!? 隨后羊衜又逐一為張瑞介紹了羊秘和羊耽。羊秘身形高大,面容沉穩,有一家之主的風范,羊耽則聰明伶俐。 這兩位與張瑞的關系稍遠,算是張瑞的姻親。即所謂的姻兄、姻弟。 總的而言,羊氏三兄弟并沒有令張瑞失望,皆有其父遺風。將來為張瑞治理郡縣完全不在話下。而且基本不需要擔心這三人的廉潔與忠誠問題。 倒是之后的環節,令張瑞開懷大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