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張瑞如今還算比較勤快,會主動參與廷議過程。哪天張瑞犯懶,或者覺得無關緊要、兩者皆可時,才會不予過問,遵從多數人的意見。 便比如此次廷議,很快從事闞澤便統計出了表決結果,公示道:“附議南陽戰事者九人,附議北疆戰事者六人?!? 這個結果也比較符合張瑞心意,所以面對眾臣請示,張瑞很大度的表示:“既然此乃諸卿之共識,便按諸卿意愿行事?!? 當眾文武決斷了作戰方向后,具體作戰方案便交由諸位中郎將來規劃了。 這個便不再需要廷議,專業的事情就交由專業的人員來做。 兩日后,高順上呈冊文,詳細規劃了主將、左中右三軍將領,前鋒人選,部隊編成,所需糧草物資、后勤選址以及行軍路線,各部進攻目標。 內閣賈詡在冊文上貼了一張紙條,提出一條建議,張瑞審閱過后,沒什么可提點的,便批復執行。 大軍雷厲風行,九月初下定決斷,九月中旬,中郎將高順便領了精銳步騎三萬,沿丹水而南下,開赴武關。 先鋒將領龐德領甲士三千先行,高順統領中軍在后,左軍主帥為中郎將段文,右軍主帥為中郎將徐榮。 中層校尉更是難以勝數,黃忠、郭淮、樊稠、張濟、魏越、郝昭、成廉、閻柔、楊定、龐會、士孫瑞、韓浩、候成等等,無一不是歷史上聲名顯赫的悍將。 內閣學士賈詡親自監軍,統籌糧草供應,嚴明賞罰、軍紀。 而在南陽的袁術還不知道他要面臨一支怎樣恐怖的大軍。 因為武關大門緊閉,守軍嚴肅隔絕內外,導致關外的南陽大軍,對長安援軍的到來一無所知。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