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十三章完城旦舂-《漢末之并州匪政》


    第(1/3)頁

    在長安城內發生的勞役叛亂,歸根到底還是因為豪族殘虐百姓,使百姓沒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諸夏大地自古慷慨豪邁,以直報怨的理念流傳千年。如果有人讓百姓都活不下去,那百姓必然會揭竿而起,將其誅殺。

    從夏人的第一次起義,喊出“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的口號開始,百姓就再不會沉默面對殘暴的統治者。日子過不下去了,那我們就和你同歸與盡!

    很早之前統治者就清楚的知道,百姓如水,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因而,引發叛亂的豪族死不足惜。被處死的豪商、望族多達三百余人,卻并未引起任何波瀾。

    懲治豪族平息民怨過后,就要處置這些叛亂百姓。

    既往不咎,絕無可能。雖然百姓已是萬不得已,但叛亂終歸是叛亂。

    袁渙匯報了一番,說道:“昨夜暴亂勞役多達四萬余人,被斬殺兩萬余,俘虜兩萬兩千余人。請盡坑殺于城南,筑京官以警災民。”

    官府對叛亂的態度一向如此,除惡務盡,不留一人,以警天下。皇甫嵩平定黃巾之亂時,攻克地公將軍張寶所據守的巨鹿郡下曲陽,俘獲十余萬黃巾軍,盡數坑殺。

    面對一片請誅之聲,張瑞思索了許久,說道:“首惡盡誅,腰斬棄市。”

    “然今歲之事,罪在豪族。孤深恤百姓之苦,予其悔過之機。勞役從犯皆判完城旦舂,四歲刑。”

    完城旦舂,四歲刑。是這個時代由肉刑向徒刑轉變的一種律法,在張瑞看來十分具有進步性。指男犯筑城,女犯舂米,服刑四年。當然實際從事的勞役可能不限于筑城舂米這兩種。

    完城旦舂中的完字至關重要。意為不損害肉體,不帶刑罰工具。

    程度更深的則是髡鉗城旦舂,即剃光頭發,鐵圈束頸來完成徒刑。蜀漢名臣彭羕就是接受的這種刑罰。

    袁渙建言道:“彼輩本便是在長安筑城,再判此刑恐難起懲戒之用,不足以警災民。”

    張瑞點了點頭,說道:“徙彼輩往定襄郡,拓土戍邊,以建新城。”

    徒刑加流放,已經足以懲戒這些勞役。再過之,只是徒增這些苦難百姓的痛苦而已。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原平市| 孝感市| 淳化县| 桦川县| 西吉县| 凤凰县| 克东县| 平凉市| 屏东市| 祁阳县| 石城县| 日土县| 永济市| 定边县| 平邑县| 清远市| 云龙县| 奉贤区| 临沭县| 桦甸市| 北安市| 大石桥市| 当涂县| 伊金霍洛旗| 广宁县| 双峰县| 临海市| 梁平县| 桂林市| 容城县| 疏附县| 冕宁县| 永仁县| 吉安市| 安国市| 桐梓县| 晋宁县| 湘西| 长治市| 祁连县| 蛟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