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返長安驚聞天時有變-《漢末之并州匪政》
第(3/3)頁
審配不知張瑞所想,依舊據理力爭,說道:“如今戰事頻仍,僅華陰、弘農一線便有四萬余大軍,每月耗糧六萬余石,一年七十萬石糧食。府庫中存糧總計僅百余萬石。又需供養徭役、百官、工匠,若免除百姓田稅,今歲必定入不敷出,無力推進任何戰事。”
關于這一點張瑞當然清楚,稅收的重要性尚排在教育、軍事、人事之前。就如審配所言,沒有稅收,一切事情都無從下手。
但這一切的根本前提是這些納稅的個體能活下去,如果百姓都活不下,勢必會揭竿而起。
魏國、蜀國境內百姓便因為重稅、生活艱苦,起義此起彼伏。張瑞不想這種事發生在自己境內。最后令一直在外征伐的鷹揚大軍,調轉矛頭,返回內部平定叛亂。這簡直是一場災難。
不過正當此天災頻仍之際,才更能看到鷹揚大軍對自己的耿耿忠心。因為無需納稅,所以天災的到來,對府兵、將門的影響最小。只是收成減少,并不會因為繳納賦稅而破產。
有這支忠心耿耿的大軍擁護,張瑞便可以大膽嘗試一些事情,便對審配說道:“耕者疾苦,遭遇天災,無力抵抗。若再征賦稅,必然家破人亡。天災如此,不可再興人禍。且此未嘗不是我鷹揚將軍府壯大之機遇。”
審配面露疑惑,問道:“天災之中亦能壯大?”
張瑞面露笑容,說道:“天道無情,以萬物為芻狗。故天災所至,必不止于孤麾下一隅。如關中、冀州、涼州、河南百姓必會逃難,就食于放糧之地。是故,孤無需征伐,而得民數十萬,豈非壯大之機遇?”
審配徹底無法保持從容,言辭激烈,說道:“治內百姓尚無力救濟。如何能養活這數十萬流民?主公!此乃取禍之道!放流民入境,稍有不慎便會叛亂叢生,生靈涂炭!且主公治下,非但糧草不足,土地亦不足以供養如此眾多百姓!”
張瑞笑著搖頭,說道:“土地,孤已備齊!乃是我諸夏最精華之地。水源充沛,沃土千里。足以為供養參差十萬戶人家。而審長史所需思慮之事,唯有糧草!”
這還是張瑞第一次謀略超越審配等謀臣之上。
審配頗感驚訝,思緒了片刻,在地圖上重重一指,問道:“主公所言可是此地?”
張瑞滿意得點頭。不得不說審配雖然在對百姓態度上略顯冷漠,但在其他慷慨雄烈、氣節大義方面與張瑞實在是極為契合。
兩人三觀極為相似,頗有君臣相得之感。張瑞對審配的信重其實遠在賈詡之上,引以為腹心。便笑著問道:“正南,以為此舉如何?”
審配認真思考了片刻,說道:“此舉堪稱算天,算地,算我,算敵,算盡一切,物盡其用。若最終能成,則足抵數萬大軍征伐經年!誠如主公所言,如今所需思慮者,唯有糧草一事。”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那坡县|
邓州市|
崇礼县|
都兰县|
朝阳市|
辽阳县|
正安县|
上高县|
庆阳市|
修文县|
罗定市|
宣城市|
河曲县|
屯昌县|
襄垣县|
汝城县|
岢岚县|
堆龙德庆县|
禹州市|
新竹县|
青州市|
富宁县|
汉沽区|
永定县|
社会|
阜阳市|
定西市|
永胜县|
邢台市|
宁晋县|
台湾省|
东城区|
伊吾县|
东丰县|
惠安县|
濮阳县|
拜泉县|
迁安市|
丁青县|
彭州市|
金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