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數萬大軍的調度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鷹揚大軍綿延上百里,后軍還在右扶風境內,在向長安開拔的途中。 前鋒張遼已率五千鐵騎抵達華陰城外。 華陰城東方為巍峨險峻的太華山,西方則是一馬平川的關中平原。 此縣堪稱關中平原之鑰。 五千鐵騎旌旗招展,甲光耀日,其中甚至有兩千身披鐵甲的突騎,聲勢震天。 在平坦的關中平原上一路奔騰,遠在十余里外便被華陰守軍發現。 守城將士隨即爆發出狂熱的歡呼聲。 負責攻城的是魏續,呂布本人則前往潼關以東親自領兵攻擊高順所部。 之所以華陰遲遲未拿下,就是因為高順每日領兵襲擊妄圖穿過潼關險隘的西涼軍。 導致西涼軍每天都不得不列陣與其交戰,阻塞了狹窄的通道。 甚至在第三日的時候,潼關以西的上萬大軍連供糧都成了難題。當日整整一天,關東沒往華陰增派一名援軍,從清晨到日暮一直在搬運糧草。 高順的存在使呂布如鯁在喉,不得不調集精銳與其作戰。 但太華山腳下并沒有很寬敞的戰場。呂布人多勢重的優勢無法發揮。 高順一次性排開三十多個方陣,占地十余里,也完全不給呂布左右翼包夾的機會。 該部有鐵甲兩千余套,列堂堂之陣,每所攻擊,無不破者。每日皆背營列陣,主動出戰。 呂布就只能派兵與這兩千鐵甲正面廝殺,士卒奮戰一場,陷陣營陣亡亦不過百余人。 列陣對壘,又有精良防護,一場大戰,徒卒的傷亡數字往往會低于戰事激烈的騎兵。 張瑞當初與馬騰交戰,出動七千主力,戰死亦不過兩百余人,重傷五百余人。 以這個消耗速度,高順可以一直堅持到呂布全軍糧草耗盡,三軍崩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