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五十六章 藍玉返回-《大明福星》


    第(2/3)頁

    這差距,一直沒有個解決的方法。

    無形之中,讓那些明明應該少繳納糧食的,多繳了,讓那些應該多繳納糧食的,反倒少繳了。

    無形中展現出來的貧富差距。

    統一度量衡,夏元吉從頭到尾沒記一個字,腦海中回憶著,他們都是朝廷肱骨之臣,掌握著朝廷無數的機密要務。地方稅收,財政,乃至于他們插不上手的軍隊,在兵部一樣是有名額,有記錄,有他們駐地詳細情況的。

    畢竟軍餉還是要從兵部發出去,如果從七軍都督府發出去,軍隊上下欺壓,控告無門,而文武互不統屬,有錦衣衛在旁攪合,他們就很難沆瀣一氣。

    那個地方的軍餉虧空,七軍都督府也不會善罷甘休。

    反之,如果軍餉由七軍都督府下發,那最終的結果肯定是,軍餉虧空,控告無門,無處申冤,官兵爛到根子里。

    作為朝廷的眾臣,知道這么多機要秘聞,他們如何不知,度量衡的統一會改變什么。

    方世玉繼續說道:“大明朝建國已經三十多年了,計量單位亂套,有的用宋,有的用前元,有的用隋唐標準,北疆還有用遼金計量標準的。

    看似天下升平,但大明就是建立在一片廢墟上,這片廢墟,比之任何一個朝廷的建立,還要荒廢。”

    “三十多年的時間,大明人口激增,從洪武五年的六千萬左右,到如今太始四年的一萬萬有余?!?

    “人口的激增,對糧食,對田畝的需求,也就變得更大,交址,遼東,還有即將開發的四大都護府,雖然可以解燃眉之急?!?

    “但再多的田畝,在廣闊的土地,也承受不了人口激增帶來的耕地稀少、大明的耕地就這么多,而我手里,左邊的是工部的中央朝廷度量尺,長一尺整。”

    “右邊的是宮廷紡織局的用尺,這都不用比了,肉眼可見,紡織局的尺子,明顯高了一截。”

    “地方量地用的尺子,也多有不一,具體的我這里沒有詳“地方量地用的尺子,也多有不一,具體的我這里沒有詳細數據,但你們肯定知道?!?

    “最讓我頭疼的,還不是這些,贛江洪澇,江西,江東的土地進行了重新丈量,可笑的是,都特么大明朝了,還用什么?用步伐來量嗎?”

    “是你們不知道,還是地方官員不知道?一個五尺高的男兒,一個六尺高的男兒,乃至于,一個七尺高的男兒,一個九尺高的壯漢?!?

    “你們說說,這特么步子能一樣大嗎?在說了,就算是樣的身高,老夏,你和鄭賜站起來走走,看看他這結果一樣嗎?”

    方世玉心中氣惱,這都西元一千四百年了,東方新紀年的第七十四年,這都大明朝了,還有用步子量的?

    哪怕他們用地方數據不一的尺子,那也不會讓方世玉這么生氣,步子?那有結果么,尺子的話,就算雙方的尺子不一樣,那也還有計算的標準。

    步子?拉倒吧!

    夏元吉和鄭賜尬笑道;“殿下,這都是些亂七八糟的辦法,朝廷是斷然不會用的。”

    “是啊,朝廷當然不會用,所以我已經讓人把徽州新上任的知府,涉事郡縣的官員下獄了,江西布政使問責,入京述職!”

    方世玉悶哼一聲,楊寓道:“殿下,不至于吧?!?

    “不至于嗎?這田畝量完了,是不是要重新分配?是不是要計數交糧?最后吃虧的,不是朝廷,就是耕種的百姓,難道還是小事嗎?”

    方世玉瞥了一眼。

    “對了,前段時間,我從揚州火器制造局得到消息,蒸汽動力的研究,已經到了關鍵時刻,蒸汽機隨時都可能問世?!?

    三位大臣面色平靜,對于蒸汽機意味著什么,他們并不清楚,忙碌的他們,也沒時間去揚州研究研究,觀摩蒸汽機。

    當然,他們不知道,不代表方世玉不重視,按照眼下的速度,鄭和今年七月啟航,大明已經有了完整的航海圖,鄭和也會環繞地球一圈,滿載貨物,一路走,一路買賣。

    大明正在向全世界開放通商,并且向全世界宣揚自己的威嚴和強大,文化外輸出,朝廷至今為止,已經開放了十七個通商口岸,允許地方商賈乘船出海。

    只不過民間的商賈,實力有限,最多在南海附近轉悠轉悠,東勝神洲,他們去不了,西牛賀洲,他們更去不了。

    可大明的飛速發展,工業化的到來,最晚最晚,一百五十年內就可以完成基本的工業化。

    老百姓會不會革命,方世玉不在意,他也管不了那么多,而現有的計量體系,亂如麻,根本無法適用于謹慎,嚴密的科學創造中去。

    方世玉也沒有那么強的能力,也懶得去思考,在他看來,既然有現成的就沒必要重新創造。

    師夷長技以制夷。

    華夏發明的印刷術,指南針,火藥等技術,在原本的西牛賀洲,是不存在這種東西的,蒙古的西征,將這些東西送了過去。

    讓西牛賀洲的人,得以學會。

    更何況,這個時候的計量標準,西牛賀洲也是亂的團,甚至還比不上大明呢,而方世玉先拿出來,那這套計量體系,就是的大明發展出來的計量體系。

    后世的人只會記著,這是太宗代理皇帝發明的計量體系,而不是所謂的西牛賀洲的計量體系。

    至于說方世玉為什么懶得去思考,直接照著搬?既然有了明確可行的路,為什么非要去走一條看不見曙光,不知道前路如何的道路?

    摸著石頭過河,踩著吊橋過河,難道直接走吊橋,他不香嗎?

    著重更改的,重量全國都是統一標準,我就不多說了,也沒什么可說的,最重要的是長度,時間問題。

    “在這個世界上,計量單位非常多,種類也是層出不窮,但是除了時間和長度,大明是不統一,沒有嚴格標準的,其他的大明數千年發展,已經形成了定例。”

    “長度剛才說了,一會在講,先說說時間的問題,我前段時間去了司天監,大明的司天監也很規范,十二個時辰不用改,這也很附和天地運轉的軌跡。”

    “歷法紀年上,我做的那點改動,也算不得什么。十二個時辰沒問題,但向下的時候,一刻鐘也有個準信,可你們跟我說說,這奏疏上講的,一炷香,一盞茶?!?

    “在屋子里點一炷香,在院子點一炷香,或者是在草原上點一炷香。你們說說,這三炷香,是同時燃燒完的嗎?同理,茶也是一樣的。”

    “司天監和工部聯合督辦,在蘇頌的水鐘上,努力拓展,已經有半年多的時間了吧,司天監的監正和我說,已經想到了辦法,可以不需要渾儀,水運活動?!?

    “僅僅靠著機械運動,而完成計時的鐘表?!?

    “最近也取得了極大的成功,這個大鐘,雖然看上去不是那么美觀,不過他是工部和司天監研究了許久,才弄出來子丑演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時辰,這個東西,轉一圈,就是一天。其中,分秒的概念,可能你們還不了解?!?

    “我已經計算過了,大明朝的中心城市,還是西安府,所以我已經讓人去西安仔細研究天象,爭取讓這個時鐘做到唯標準。”

    “另外,這個種,它的秒針轉一圈,是一分鐘,而分鐘動十五下,是一刻鐘,分針轉半圈,是半個時辰?!?

    “分針轉一圈,就是一個時辰過去了?!?

    “現在是北京時間,辰時近一刻鐘了?!?

    方世玉其實并沒有對鐘表進行多大的改動,只是因為司天監提的建議說,一天十二個時辰,種上只設置十二個時辰。

    如何能讓他在十二個時辰正好過去一天,而后世的時鐘,是轉兩圈過一天的,也就是二十四個小時。

    是轉兩圈過,也就是二十四個小時。

    索性,方世玉讓秒鐘慢了一倍,如此的話,秒鐘轉圈,在后世的時間流速是兩分鐘,在大明的計時中雖然只有一分鐘。

    這也是為什么,可以做到十二個時辰的原因,另外,在數位排序上,也做了一定的改動。

    只不過這些改動,都可以閉口不談!

    “時間已經大致敲定,等司天監的人在西安確定了準確時間后,就可以向全國公布,統一稱之為北京時間,時間標準以西安為準!”

    方世玉對于這一切,已經了然于胸,實則后世的北京時間,真正算起來,也是以西安的時間為基準。

    畢竟西安才是整個國家的地理中心,以他為準,可以極好的避免過大的誤差。

    “時間之外,就是這個東西了,這是我和鄭賜聊了很久,才選用的官尺,從今天開始,大明境內的一切度量,統一按照這個尺子來做標準。

    無論是其他的任何尺子,量衣服的,量田畝的,全部廢除,同時各地布政司,各府,郡縣,鎮衛。極至鄉村,丈量尺必須,務必,不容置疑的,嚴格使用官尺。”

    “所有的尺子,以官尺為標準,多一分一毫,少一分毫,都要嚴格杜絕,不要用差不多來糊弄我,也不要用差不多去糊弄百姓?!?

    “老百姓不懂,我心里清楚。另外,十尺為一丈,戶部準備重新丈量天下田畝,就用這個尺子。”

    “最后,他日在有奏疏上出現步子,盞茶,燃香等計量單位的官員,革除功名。”方世玉面色凝重。

    對付這些官場上的老家伙們,沒有什么比用革除功名還恐怖的了

    革除功名,就代表他一輩子努力學習的圣賢書,白學了

    鄭賜回去,抓緊時間制造官尺,制造一些一丈尺,在官尺上,標準一寸的長度,一定要嚴謹。

    切不可出現任何的其他問題了。

    方世玉說罷,看了眼夏元吉和鄭賜道:“有問題嗎?”

    “回稟殿下,沒問題,微臣記下了?!?

    夏元吉和鄭賜一副無所謂的狀態,既然方世玉說了,那度量衡肯定是要搞定的,索性地方上的度量衡,各地確實存在很大的疏漏,使用起來也不是那么方便,規劃一下也好。

    “官尺下發到各地郡縣,要求地方官員重新丈量田畝,告訴他們,他們丈量完了,戶部丈量?!?

    “戶部丈量完了,錦衣衛親自去丈量,最后我親自去丈,我不會去每一個郡縣,大明那么大,總有我看不見的地方,但如果讓我量出來實際情況不符,那就別說到時候我得理不饒人了!”

    這一年的糧荒,確實讓方世玉考慮了很多,如果不是這個糧荒,也沒有這么多事情了,糧荒顯現之后,方世玉才發覺,是時候徹底丈量勘察一下,天下到底有多少田畝了。

    夏元吉微微一怔,不過他倒是不擔心,畢竟已經是從品大員了,他的年俸,足夠他瀟瀟灑灑的快活了。

    更何況,權力在手,你想拿穩權力,就要付出辛勞。

    老朱家的代理皇帝,對官員可不會那么友好,看著做起事來,和和睦睦一家親,一旦出了點事,天下的官員都知道。在泥腿子和官員之間,老朱家只會殺官,不會殺民。

    從郭恒,空印,胡惟庸,再到方世玉登基前的官倉失竊案,江南決堤欺君一案,前前后后,大明建國不到四十。

    算得上大案的,加在一起,被砍頭的,剝皮的官員,在冊就有七萬余名各級官吏,連坐處死流放云南遼東的,更是不計其數。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川| 兰西县| 银川市| 万山特区| 枣阳市| 金寨县| 西和县| 黄平县| 开平市| 肥西县| 松阳县| 咸丰县| 衡水市| 乳山市| 綦江县| 五河县| 香河县| 新野县| 辛集市| 张家口市| 环江| 江西省| 怀远县| 毕节市| 平江县| 呼伦贝尔市| 安龙县| 林州市| 原平市| 虹口区| 日土县| 峨边| 吉木萨尔县| 历史| 峡江县| 和田市| 西盟| 家居| 丰顺县| 喀喇| 比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