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朱高熾回來了-《大明福星》
第(1/3)頁
太始六年,三月。
名錦衣衛,縱馬疾馳,飛快的沖進皇宮,前線戰報抵京。
隨著北伐大軍的捷報入京,宣告著大明在面對北方,西北,遼東的戰局,獲得了全面勝利。
武英殿。
方世玉看著一臉黑線的徐輝祖,輕笑一聲道:“大都督兵行險招,堵截韃靼瓦剌的騎兵,將他們趕回和林,迎頭撞上了追擊的北伐大軍。兩軍合一,追至烏梁海,所有部眾,盡數圍殲。”
方世玉說罷,徐輝祖開口道:“前線戰報得利,殿下打算如何有效的統治草原部落?放任不管的話,終究會讓草原再次脫離朝廷的控制,若是要管,又要如何管?”
徐輝祖心不在焉的說著。
常茂道:“漠南草原維持原狀就好,只是漠北的話,朝廷確實無力將防線推到最北邊,對于草原的控制,也不能靠著鑄城,還是應該想其他的辦法控制。”
“對于漠北草原和西域六國,我考慮了許久,目前為止,我只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按照唐制,建立都護府,將漠南草原和漠北草原,遼河以北,嘉谷關外的西域六國,劃分為四個都護府。”
“西域六國劃歸安西都護府,漠北草原劃為安北都護府,漠南草原劃為定北都護府,遼河以北劃為遼北都護府,四個都護府,皆歸七軍都督府節制,各都護府設左都督名,管理軍務,右都督一名,管理稅收,政務。”
“都護府以左都督為主官,受七軍都督府大都督節制,右都督受內閣首輔節制,文武分家,互不統屬。”
“中央朝廷負責開墾發展,資源調撥,重心轉移,民眾遷徙,直至可以建立郡縣管理為止。”
“四大都護府,劃分朝廷無力控制的邊緣地帶,左右都督,十年任期,以七軍都督府勛貴輪流充任左都督一職。”
“右都督由內閣首輔同吏部尚書敲定人選,左右都督的最終人選,由圣旨定義,如此,方可保全戰果。”
方世玉思慮了良久,他可沒有忠孝兩全的干兒子,那沐英和朱元璋的關系,是完全不可復制的。
而方世玉能做的,就是盡可能讓權力集中在朝廷,集中在皇帝的手里,發展到今天,文武分家,互不干涉,已經成了必然。
方世玉自然不能允許都護府中,成為一言堂,那樣的話,無疑是在自己的周圍,養了一個隨時可以反噬自己的勢唐的藩鎮,就是前車之鑒。
只不過唐時,無論是交通,軍隊,都無法同眼下的大明相比,藩鎮割據,威脅中央,早已埋下禍根。
十年任期雖然不短,但按照眼下的情形來看,五年太短,剛剛上任還沒做什么呢,就要下任了,這不符合長期有效穩定發展的基礎。
至于如何防止各大都護府反叛,形成唐朝藩鎮的局面,方世玉的應對法也很簡單,加大內地的軍費投入。
雖然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軍費開支過重,但軍隊培養出來的人,也是給帝國訓練了無數的二線,三線軍人。
全民皆兵的教育,還是有好處的。
在這個冰與火的時代,長期保證中央軍的絕對戰斗力,中央軍不需要擁有同時面對所有都護府的碾壓實力。
只要都護府擁有同時碾壓兩個都護府的軍事實力,維持穩定的局面,朝廷想要瓦解某個人在都護府的勢力,還是很容易的。
抓老虎,拍蒼蠅,大明的淮西勛貴有很多,日后還會出現更多的勛貴,四大都護府,那都是肥得流油的地方。
他們也不會放棄自己可以爭取來的十年任期。
常茂道:“那這大都督可是成了肥差了。”
聳了聳肩,常茂滿不在乎道,在他的印象里,怎么樣,常家都可以吃上骨頭,不是喝湯的那個。
更何況,藍玉充任七軍都督府大都督,整個七軍都督府,八成的人都是沾親帶故,處理這里的事情,可要比文華殿那邊麻煩多了。
方世玉道:“大都督不單單要有能力,可以服眾,還要有大局觀,當然,這些在座的都有,不過地方的都護府左都督。”
“安北都護府的第一任左都督,我已經想好了人選,定北都護府和安西都護府,遼北都護府的左都督,我決定由各位投票決定一下吧。”
“除了安北都護府外,其他三個都護府,全部由七軍都督府投票選官。”方世玉面色平靜,他直接搶了安北都護府的左都督任免權。
如此一來,誰做安北都護府的左都督,管理那邊的軍權,完全就是皇帝的意思,皇帝想讓誰去,可以直接避開無視七軍都督府的意思。
而安北都護府,現在看哪里是個寒冷的地方,需要朝廷救濟,才有發展的機會可若是從戰略角度上來說。
漠北草原,向東可以直接進入遼河以北的遼北都護府,向西可以進入安西都護府,南下和定北都護府全線接壤。
皇帝控制住了安北都護府,完全牽制其他三個都護府,也可以極大的避免藩鎮割據的問題出現。
大家雖然任期十年,但仔細來說,都是流官,上任薅羊毛,薅完羊毛趕緊下任就完了,下一次家里誰上,什么時候能上,還不知道什么時候呢。
這也是方世玉的底氣所在,他不經意的將安北都護府捏在自己的手里,無論朝廷和那個都護府玩不下去了,都可以兩邊入侵,平定叛亂。
安北都護府的位置,就如同一柄懸在頭頂的利劍。
一塊真正的四戰之地。
自然,將草原分成兩個都護府,也是方世玉深思熟慮的結果,如果不是真的沒必要,他都想將草原分成三個,乃至四個。
以此抑制地方軍力過剩。
“三大都護府的左都督,投票決定?”常茂心中動,驚愕道。
方世玉笑了笑道:“朝廷要的是四個都護府地區能發展起來,我要的是都護府安穩的發展,所有都護府的稅收,朝廷只征兩成,余下三成用于發展,五成用于軍費。”
“至于這個軍費如何開支,都護府的軍隊,兵部會有限額,但不會有稽查去清點!”方世玉嗤笑一聲,他這話已經說的很明白了。
都護府的財政,朝廷只要兩成,規定三成用于投資建設,剩下的五成軍費,全是左都督說的算,他是用來真正的組建軍隊,還是用來中飽私囊。
方世玉自然更愿意讓他們中飽私囊。
都護府的軍力不需要多強,能維持地方統治就夠了,相反,他們強了,中央朝廷還要提心吊膽的防范。
如此一來,十年任期,方世玉真的不相信誰能在都護府發展出來比中央朝廷還強的軍隊來。
畢竟,皇帝默許都護府對地方財政的貪墨,這個時候不貪,等什么時候?
沒辦法,草原無法實行內地的郡縣制,至少現在不能,而都護府的強大又會威脅朝廷,方世玉又不急著將都護府發展的多么好,只要在發展,就足夠了!
也只有如此,才能保證都護府對朝廷的威脅減少。
“藍玉即將回返,繼續履職七軍都督府大都督,所以梁國公不參與投票,我已經下旨,留平安將軍在安北都護府,充任第一任安北都護府左都督一職。”
“一會我會讓內閣,票擬右都督的人選,你們自己商量我要說的就這些了。”
說罷,方世玉起身離開了武英殿。
規則已經定完了,三個都護府究竟能撈多少,能分多少,方世玉也懶得管他們了,隨著時間的流逝。
前往都護府生活,討飯吃的百姓也會越來越多,畢竟朝廷一直都在大力開墾屯田,鼓勵移民戍邊的政策。
百八十年之后,裁撤四大都護府,全部又朝廷流官任職,也會逐漸被提上日程。
出了武英殿的方世玉,并沒有急著返回內廷,而是轉身向著另一邊的大院子走去。
文華殿內。
楊寓和夏元吉在一起,唉聲嘆氣道:“殿下,云貴地區的糧荒也爆發了,朝廷要撐不住了。”
見到方世玉的那一刻,夏元吉和楊寓好似找到了包袱的接盤俠,直接將云貴地區糧荒的事情,告訴了方世玉道。
“真特么恐怖,江南一地絕收,天下都跟著缺糧。”方世玉沉哼一聲,江南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
如果不是江南絕收,周邊的部落根本不可能,也沒有膽子南侵,可就是因為江南絕收,吃不飽飯的他們,不得不鋌而走險。
楊寓道:“殿下,西平侯沐春上表,希望可以從暹羅,亞齊,購買一部分糧食,以緩解云貴地區的問題。”
看了眼夏元吉,方世玉道:“西平侯府沒有錢嗎?能買來糧食,就給送錢去。”方世玉目光沉著。
錢是什么東西?雖然方世玉極力克制大明寶鈔的超發爛印,但還是有無數的寶鈔,流落海外。
在澳洲,非洲,印度地區的二十個藩王國,還在使用朝廷的大明寶鈔,作為唯一貨幣呢。
廷的大明寶鈔,作為唯一貨幣呢。
大明寶鈔,從最開始的擦屁股嫌硬,到如今的香餑餑,讓人趨之若鶩,并不是沒原因的。
個人的內心在堅硬,周圍所有人都愿意用的話,他們自然而然的會隨波逐流。
“給錢倒不是什么問題,只是暹羅和占婆,瀾滄,吳哥,他們要求朝廷給一份保證協定,才肯將糧食賣給西平侯。”
楊寓無奈道。
如果拿錢買糧,這當然不是什么問題,在大明朝廷的官員眼中,用大明寶鈔能解決的問題,那還算是問題嗎?
怕就怕有些事情,會上升到他們無法控制的地步。
聞言,方世玉微微一怔,遲疑道:“保證協定?什么意思,說出來聽聽。”饒有興致的方世玉,在椅子上坐了下來揉了揉耳垂道。
四國的使臣,已經在國賓館下榻,禮部陳迪送來的消息是,四國聯合,希望能要朝廷的保證,互不侵犯條約。”
“互不侵犯條約?你們看,大明那么具有侵略性嗎?”方世玉明顯愣了愣,大明拿下東南半島的東海岸沿海地區,足夠控制整個南海所發生的任何戰爭了。
或許幾百年后的大明,無法同時抗衡多少國的聯軍,丟棄海外的許多,但南海,東海這些地方,那是一定要控制好的。
海外的地方丟了,雖然會難受,但最差最差,方世玉也不能允許有那個國家,將他們的部隊開在大明的內陸上。
望了眼陳迪,方世玉道:“你去接見的他們?他們原話怎么說的?”
陳迪聳了聳肩道:“殿下,不是微臣去的,微臣這一天,教育的事情都處理不過來,哪里有能力去處理其他的事情。”
“會見四國使臣的,是禮部右侍郎,他今天又去斡旋了,按照四國的說辭,應當是因為朝廷復設交趾布政司,侵吞整個黎朝。”
“讓他們有了唇亡齒寒的感覺。”
陳迪無所謂的說著。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安|
大石桥市|
望城县|
响水县|
通城县|
察哈|
万年县|
开封市|
清河县|
横峰县|
肇庆市|
长白|
花莲县|
武功县|
正定县|
六安市|
尉氏县|
缙云县|
全椒县|
瑞昌市|
保德县|
娄烦县|
宁蒗|
商洛市|
盈江县|
洛川县|
息烽县|
东莞市|
阳山县|
嘉兴市|
安新县|
顺义区|
革吉县|
福安市|
尖扎县|
沧源|
青川县|
原平市|
泸州市|
铜山县|
东乡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