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四十八章 榨干朝鮮-《大明福星》


    第(1/3)頁

    興中衛。

    這個衛比較特殊。

    是漢民同女真混編的一個衛,也是遼東七衛中,全騎兵衛所。

    陣容相對豪華的很。

    而興中衛的統帥,那個當初在遼東女真叛亂時,給遼東官兵送情報的小子,聽說他叫愛新覺羅氏孟特穆。

    但其人自南遷建州衛后,深受漢文化熏陶,知曉大明的強大,在面臨造反的時候,愛新覺羅氏孟特穆。

    為避免子嗣被屠,族人無命,改換氏族,另稱海拉氏孟特穆。

    到大明遷都,遼東實現人丁造冊時,孟特穆又改以漢名,直接叫孟特穆,以孟為姓氏.

    這也是僅存于遼東的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十余萬人口中,所剩無幾的四千余人的女真部落。

    當年朱元璋內遷女真的時候,他們也不知躲在了什么地方。

    等到風波過去之后,又出來上表朱元璋,希望能獲得個立錐之地,以延綿宗族傳承。

    對于這件事情,當時的朱元璋同意了,將遼東僅剩的女真人遷移至興中衛屯田勞役,充作衛所兵。

    并從遼東各地遷移了四千余勞壯力,同當地女真族通婚,同化。

    這在朱元璋看來,是非常好的辦法。

    畢竟當初方世玉內遷這些女真的辦法,執行以后,鬧了不少蛾子,女真內遷,殺人作惡的事情不斷,雖然朝廷嚴刑峻法,但死者是真真切切的死了。

    后來方世玉知道朱元璋的心思,對著一部女真,也是采取通婚,同化為主,并且將孟特穆的生平事跡扒了出來。

    從愛新覺羅氏,變成了海拉氏,又變成了現如今的孟特他們為了活下去,已經放棄了一切。

    當初給朱元璋上表說的什么保護宗族傳承。

    大明朝廷會允許他們保存自己的宗族傳承嘛?

    在興中衛,自洪武二十七年定居開始的四千女真族人,至今為止的四千七百女真族人,他們雖然還沒有完全被漢文化同化。

    但漢名,漢字,已經將他們的文化,宗族摧殘的無可言表。

    這里,沒有辮子頭,也不允許他們的辮子頭出現,深刻宣揚,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到底。

    乃至于他們的傳統服飾,在方世玉登基后,都進行了焚毀,不允許在穿戴,不允許私藏。

    現在看方世玉這么仁慈,如果方世玉知道,這個愛新覺羅孟特穆是努爾哈赤的老祖宗,只怕早就讓人剿滅這支女真分支了。

    當然,老天給大明開了個玩笑的同時,也在大明即將沒落的邊緣,給大明好好上了一課,敲響了警鐘,使得大明不在是暮氣沉沉,重新煥發生機。

    那個叫孟哈赤的人,給大明敲響了第一聲警鐘,他的造反,提醒了大明改革,而藩王聯軍亦是給大明敲響了第二道警鐘,告訴大明強大不是永恒的,一直發展,一直強大才是唯一的。

    或許,沒有孟哈赤,大明也意識不到,這個世界充滿了變化,一百年前的強大,并不能放在一百年后來說。

    今天的孟特穆坐在府宅里,穿著常服,悠哉悠哉的晃動著搖椅,看著大明時下最火熱的話本小說,太祖之崛起逆襲之路,問太祖乞丐到皇帝之路,乞討不能生唯造反爾。

    這三本書,從頭到尾,講述著大明太祖皇帝,是如何從個放牛娃,變成了和尚,又變成了行僧乞丐,二十六歲加入郭子興的紅巾軍,短短十五年,開創了大明王朝。

    這段發家史,不單單是被周邊藩國奉為珍寶,高呼不可能,便是在大明境內,似如朱元璋這版一路屌絲逆襲的成功,也是深受普羅大眾喜愛。

    對于所有撰寫朱元璋的話本,孟特穆最近鉆研上了一個名為從穿越類的話本,講一個平凡的人,穿越時空,在大明的建國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當然,這都得益于大明的文風開放,只要不是過分到不能忍,不抨擊時政,朝廷都懶得搭理,刪減都懶得刪減。

    “奴才拜見千戶大人!”一名穿著漢服,卻說著一口蹩腳漢語的男子,在孟特穆的面前跪拜道。

    “嗯,什么事情說吧。”孟特穆翻閱著話本,他真的太喜歡看朱元璋發家史了,太有感染力了。

    弄得他都想試一試,當然,這個也只限于想,真正付諸行動,孟特穆是沒這個膽子的。

    整個遼東有多少女真人?算上遼東大北方的野人女真也不過幾萬人吧。大明在遼東的駐軍就高達十萬官兵。

    “遼東總兵府的人來了,說是帶來了盛總兵的軍令,要大人去接令。”

    聞言,孟特穆猛地起身,丟了手中的話本,一腳揣在了奴才的肩膀上,呵斥道:“你個狗奴才,天朝的使者來了,說話還吞吞吐吐的,你想害死老子嘛。”

    上去又是一腳,孟特穆氣得火冒三丈,碎了一口道:“等老子回來,再處置你!”

    說著,孟特穆趕忙收拾官袍,待上官帽,向著前院走去。

    他雖然被授予千戶武職,但終究被大明記為外族人,在前院見到來傳令的小旗兵,孟特穆連忙跪拜道:“奴才興中衛千戶孟特穆,接總兵府軍令!”

    小旗冷眼旁觀,一臉厭惡道:“誰是奴才?”

    “我是奴才,我是奴才~”孟特穆連忙開口說道。

    小旗冷哼一聲道:“奴性未化的東西,遼東總兵府有令,著興中衛調五千騎兵,全副武裝,隨總兵盛庸南下鴨綠江!”

    說著,小旗一臉厭惡的將令牌丟給了孟特穆道:“接了軍令,就趕緊動作,延誤軍機,抄家殺頭你是知道的。總兵大人已經自建州衛出發了,你現在追,還能趕得上!”

    說罷,小旗一臉嫌棄的目光,離開了府宅。

    孟特穆跪在地上,對著離開的小旗兵,連連磕頭道:“圣使慢走,圣使慢走!”

    直至傳令的小旗兵已經遠去,孟特穆這才起身,然而他的臉上沒有半點的討厭自己,反而有點沾沾自喜。

    在他的理念中,自己能做奴才,也是榮耀,看看他府中的這些下人,做奴才的機會都沒有。

    也不知孟特穆的腦子是怎么生長的。

    當他回身,準備傳令召集軍隊,趕赴前線參戰時,那個先前的老奴才又跑到了孟特穆的身旁,跪拜道:“主子,您要出征了?”

    “奴性未化!”不知為何,孟特穆看著跪在自己面前的老奴才,心中冷哼一聲,冷不丁的冒出了一句先前小旗兵的話來

    “傳令全軍,積極準備,未時三刻出發,盡快趕往鴨綠江!

    孟特穆怡然自得的說著,轉身離開了院子,他要回去穿上自己的披掛,準備上陣,為國立功!!!!

    “主子,咱們這一走,族中所有能上馬彎弓的人都跟著去了,一旦有人來攻,我們要如何抵御啊。”

    老奴才跟在孟特穆的身邊,一臉糾結道。

    孟特穆冷哼一聲,氣息沉穩道:“誰來攻?韃靼?瓦刺?還是那些草原部落?他們就是一群待宰羔羊,雖然不知道天雷王為什么現在不對草原動手。”

    “但草原依附在大明的糧草貿易上乞活,他們敢進攻我們?再說了,我們這里只是第二道防線,前邊還有四衛兵馬阻攔。”

    “他們沒等到咱家,就被打回去了。”

    孟特穆對大明邊防軍的實力,還是非常相信的,他也相信,大明想對付草原,輕而易舉。

    至于為什么大明一直沒有動手,卻也沒有人知道了。

    不過,遼東除了興中衛的女真部落外,還有納哈出所部,駐扎在咸興衛。

    隸屬大明朝廷管轄的羈縻衛所。

    歸遼東總兵府統籌。

    納哈出是當年馮勝征遼東時,收復遼東地區,將納哈出一路趕到了咸興衛,遂投降明軍,后又被朱元璋調去云南打仗,納哈出病亡,其子察罕襲封沈陽候。

    在朱標還是太子的時候,他就一直是朱標的武將班底之一,對朱標也是極其忠誠,但朱標病了,察罕被淮西勛貴排擠,朱元璋便讓他帶著殘存部族,在咸興衛猥瑣發育。

    黃金家族,成吉思汗的后世子孫,察罕還是有奮斗之心的。

    看著手中的文書,察罕道:“我們建功立業,重回帝都中樞的機會來了

    “侯爺,什么機會?”

    “天雷王要我部全力協助中央軍,護衛中央軍側翼,幫助中央軍徹底蕩平整個朝鮮國內的叛軍。”

    “并且天雷王還說,事成之后,調我入京。”

    察罕臉上掛著笑容。

    原本當初的許多淮西勛貴,在聽到太子朱標病倒的消息的時候,都感受到自己要大禍臨頭了。

    如果不是方世玉回來,察罕也會被朱元璋以藍玉謀反案,連坐殺了。

    這些昔日的朱標班底,雖然說許多人方世玉都沒能接收過來,但卻也沒有發生過大的武將斷層案件,真正有能力,有影響的武將勛貴,還是被方世玉盡可能拉扯在身邊。

    這一次出征朝鮮,方世玉才知道察罕這號人,查閱籍貫,對察罕以往所做的事情也有了一定了解。

    方世玉甚至感覺,大明想要迅速統一草原,怕是還要用用察罕這個鐵木真子孫的身份。

    更何況,大明的軍隊中,并不是沒有蒙古籍貫的人入伍,甚至這些蒙古人,在軍中還是尖子兵,能力相對超群,馬術是大明人拍馬也追不上的。

    至于眼下,還是應該給察罕一個能回京的理由。

    “侯爺,您要是回京了,族人們怎么辦啊

    察罕微微點頭,沉吟片刻道:“族人們先在這里留守,朝廷會任命新的千戶領兵,不用掛牽,若是有人敢欺負我們族人,在京中,本候也饒不了他!”

    察罕目光堅毅,語氣篤定,他已經做好了返回帝都,重回朝廷中樞的準備。

    建州衛總兵府,李景隆郁郁寡歡,這么好的建功立業的機會,他竟然要留在后方,調度軍需供給。

    雖然看似一個重要的職位,但對于以武封爵的大明而言,這點功勞,真的不夠看。

    更何況,朝鮮有多么弱,李景隆常駐遼東,怎么可能會不知道。

    望著蒼穹烈日,徒呼奈何。

    這個時候,盛庸已經同徐欽,常繼祖的中央軍會合,遼東出動的將領并不多,畢竟全軍加在一起,也不過五萬出頭的人數。

    常繼祖道:“這次的作戰目的非常簡單,朝鮮的地形,武英殿也多有備份研究,山地頗多,并不利于騎兵展開沖鋒作戰。”

    “而朝鮮世代蒙受天朝教化,漢中,和寧,江陵,三座大城排在一條線上,將朝鮮的南北分開。”

    “想要消滅李芳干所部,我軍就要發動強攻,現在是李芳干占據漢城,江陵,李芳遠占據和寧,以南地區,所以這次中央軍并沒有騎兵趕來,繞后迂回,奔襲,就要靠遼東的女真騎兵和蒙古騎兵了。”

    常繼祖作為三軍主帥,當仁不讓的率先開口說話。

    這套說辭和行軍布陣的方針,自然不是常繼祖和徐欽兩個人想出來的。是整個七軍都督府,無數勛貴徹夜不眠,盯著朝鮮地形,以我軍長處,敵軍軟肋。

    做出了無數中遐想攻勢,給出的最完美的答案。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朝阳市| 肇庆市| 兴隆县| 乃东县| 长宁县| 富民县| 崇阳县| 顺昌县| 尼勒克县| 西宁市| 沈丘县| 收藏| 武宣县| 平远县| 迁安市| 慈利县| 敖汉旗| 林芝县| 武平县| 枝江市| 班玛县| 高平市| 大邑县| 通山县| 易门县| 宽城| 始兴县| 三原县| 育儿| 明溪县| 江北区| 景宁| 平凉市| 马公市| 合作市| 合阳县| 小金县| 叶城县| 镇原县| 盐池县| 乌鲁木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