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官僚都是從總部開始的,總部成了權力機構,聽不到一線的炮聲,卻瞎發指令,靠權力控制一線,逐漸和一線員工產生矛盾并脫離現實。 反過來講,一線則會認為反正都是總部負責,自己也不用費力不討好。 此時責任問題變成大問題,組織出現僵化,甚至壞死,最終走向滅亡。 把權利下放一線去,讓最基層的指揮官來決定,這是一個很好的防止大公司病的方法。 華為有個很有趣的理論,連長是少.將,班長是中.將,越基層的指揮官,能決定的事情就越多。 而號稱東倭經營之圣,開創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的稻城和夫,也有個很有意思的組織管理機制——阿米巴經營。 阿米巴是一種單細胞的變形蟲,它能適應壞境的變化迅速的繁殖和收縮組織細胞。 稻城和夫將公司組織分為了一個千多個阿米巴,這種組織劃分可以最大限度的釋放員工的創造力,把大公司的規模優勢和小公司的靈活優勢兩則攬于一身。 不過,方法雖然好,但人也不可能一口氣吃成個胖子,這些都需要慢慢來,一點點的改變。 步子太大,那就扯到蛋了,只要堅持去做,成效慢一點,方辰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從華為1994年開始引進國際化管理開始算起,一直到2007年左右,花了十三年左右,華為的管理制度才慢慢變成了一個合格的全球化企業。 那么小霸王做的早一點,能在千禧年左右完成,這就是一個不錯的成績,如果再晚一點,放到十年后,他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畢竟小霸王甚至擎天現在面臨的環境并沒有那么迫切,華為在1996年以前的利潤主要來自于市場份額的快速增長。 而到了1996年之后,華夏通信行業,尤其是交換機,接入網這塊進入平穩發展階段,不再像以前那么爆發式的增長,華為只能通過精細的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利潤的主要來源是管理而非市場。 現在小霸王面臨的環境并沒有當時華為面臨的那么嚴峻。 段勇平和黃一禾眉頭緊皺,仔細的思索著方辰的話。 段勇平越想越覺得有道理,甚至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而心中的羞愧也越發濃郁了,他今天不但有種自愧不如的感覺,甚至感覺重新了解方辰。 “那如何保證一線員工決策的正確?”段勇平突然提問道。 方辰眼睛一瞇,贊許的點了點頭,“這個問題很好,甚至可以說是一針見血,想要保證一線員工決策的正確,那就只能靠培訓了,通過大量的培訓,各種案例的教學,讓一線員工知道什么是正確的。” 這一點,他覺得并不難,因為就如他剛才所說的那樣,華為的一線決策者是班長,而阿米巴的決策者,也是這個小阿米巴的組長。 也就是說真正做決策的是一線的基層管理人員,而不是隨隨便便一個普通的員工,能做到班長,最起碼要在企業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歷練,擁有了基本管理素質之后,才能擔任的,甚至是必須有成功的實踐經驗才能擔任這個班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