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黃金儲備-《大時代的中華夢》
第(2/3)頁
所以韋珣的觀點是與其到后面被動的挨打,不如趁機加入同盟國陣營完成初步的工業化,有一定的武力之后加入這盤兩大陣營博弈的棋局。
想要在這盤棋局上有更多的籌碼,華夏需要更多的黃金作為儲備。
比起英法德奧這樣的老牌強國,華夏的黃金儲備在之前鴉片肆虐和滿清賠付錢款以及數十年的工業逆差下,只能說勉強可以提鞋。
但華夏的黃金大都藏于民間,官方擁有的黃金數量只是占據華夏黃金總量的四成甚至更少。
韋珣和內閣以及華夏國家地質局、財政部都對在北方挖掘黃金報以厚望。
經華夏銀行在1911年的統計,華夏的黃金儲備有一千八百八十噸。
滿清中后期的黃金年產量是五十到八十噸,一些最高年份達到年產粗金百噸。
據當時的內務府文獻記栽1850年時清金庫存黃金不少于八百噸.白銀不可計數。
這些黃金是800多年對外貿易順差所得,成為當時黃金儲備的世界第一。清后期割地賠款及采買軍工五器雖消耗很多,但滿清還算知道黃金保值,只賠白銀不賠黃金。
華夏在將滿清驅逐到外西北之后,將國庫、府庫的黃金進行集中儲備,統計的金額是一千一百噸。
剩下的四百多噸,都是來源于抄沒各族八旗、王八跪族、土豪劣紳的私產。
這些還只是少部分,華夏的傳統都是陪嫁金銀,有點家底的家庭都會打造一些金戒子金首飾,這些才是黃金流向的大頭。
在1905年華夏真正的開始重視黃金的儲備之后,加大了對黃金的吸儲和兌換,四年間也不過吸納了二百噸不到的黃金儲備。
黃金儲備的不足讓華夏的國家銀行無法印發大量的鈔票,現金數量會極大的阻礙貿易的繁榮。
韋珣更是知道在未來的的時間里,金貴銀賤已成趨勢,金本位更是成為世界的主流。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阴县|
乌恰县|
肇州县|
阜平县|
托里县|
麟游县|
桂平市|
吴江市|
澎湖县|
襄城县|
丰原市|
禹州市|
岫岩|
延津县|
平谷区|
惠州市|
襄城县|
广东省|
镇巴县|
长治市|
蛟河市|
铅山县|
天等县|
米林县|
始兴县|
郧西县|
鸡东县|
伊宁县|
汽车|
临汾市|
武强县|
锡林浩特市|
喜德县|
炉霍县|
江源县|
额尔古纳市|
深水埗区|
曲麻莱县|
璧山县|
榆林市|
郸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