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崇安縣城的光化寺旁,有一處掛著吳氏藥堂的小鋪,店鋪雖小,這南城吳氏靠著經(jīng)營中藥材,也在崇安縣城與下梅廣設(shè)藥鋪,據(jù)說還與布商吳氏料理的福州回春堂牽扯不淺。 此時田青文不依不饒地拉著小石頭,就要去找凈鬳教的大師哥,趙二官放下釣竿也亦步亦趨跟著兩人,卻沒想到昨天夜里那個皂袍青靴、手持令牌的威風(fēng)人物,平日里卻只是個藥館的坐堂大夫,此時正手捻銀針、皺著眉頭在給人把脈看病。 他聽得外頭吵吵鬧鬧地來了一幫人,這才緩緩抬起頭來,露出個隆準(zhǔn)寬額的厚道模樣,外頭穿著厚棉套服,樣子與市井之間的尋常人迥無差異。 “田師妹,哎,你這又是鬧什么事情?” 凈鬳教大師哥邱九章,正有些頭疼地看著她,隨即吩咐學(xué)徒帶著病患先去抓藥,然后才推開鋪門讓幾人得以魚貫而入。 田青文直截了當(dāng)?shù)卣f道:“大師哥,我要從旱魃手底下把人救回來!想找你求個辦法!” 邱九章瞧見了小石頭一眼,又見到昨夜驚慌失措地趙二官,心下里已然有了幾分的明悟,可此時聽到田青文如此說法,只能慨嘆一聲。 “田師妹,你知道師哥我是干什么的嗎?” 田青文大喇喇地說道:“郎中呀。” “那二師哥、三師哥呢?” “好像是屠夫和賬房,怎么了?” “知道你還問!” 邱九章啪地一拍桌子,吹胡子瞪眼地將手指直戳在自己鼻子上,斬釘截鐵地說道。 “咱們凈鬳教自從老教主仙逝,里里外外也找不出個懂法術(shù)、知陰陽的,教中更沒有個拳腳功夫能勝過你的,你倒說說看,這些人里誰能幫上你的忙?只要你開口,我這就把人差遣給你!” 大師哥邱九章一番話,也說得田青文也頗為氣餒,隨后這個年歲不小的郎中,更是嘮嘮叨叨地將凈鬳教上下虛實(shí)說了個遍,而從田青文煩悶惱火的表情來看,這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嘮叨了。 邱九章告訴眾人,這凈鬳教乃是前明嘉靖末年才來到崇安縣的,其實(shí)就是江西福建一帶的流民教分支,除了張老教主早年走南闖北懂點(diǎn)法術(shù)符水,其余隨來之人不過是些流離失所的造紙槽工、種靛棚民,而后面招入教中的各色人員,也盡都是些崇安縣城里的小戶小民。 這凈鬳教名字古怪,修行也只以吃齋念經(jīng)為業(yè),全因老教主說早年有個長工被主家欺負(fù),天天靠青菜粗糧充饑飽腹,每日又當(dāng)牛做馬不得安歇,但機(jī)緣巧合,偏偏是這三年不沾葷腥、清心寡欲的苦日子,竟讓長工宿業(yè)得償、功德圓滿,竟往西方極樂世界成佛作祖去了。 這件事,乃老教主當(dāng)年親眼所見,他終日掛在嘴邊,說正所謂「白飯吃三年,提起香爐上西天」,上等修行人參禪拜佛,咱們凡夫俗子持齋念經(jīng),清心寡欲,那便是天底下一等一的積福事情。 因此來到崇安縣城開教收徒之后,老教主也是沒立下什么規(guī)矩,只說凡是入教之人不論遠(yuǎn)近親疏、男女老少,皆以「兄弟姐妹」相稱,遇事相互幫襯、濟(jì)貧行善。可自從幾年前老教主仙逝,凈鬳教就沒了拿主意的人,勉強(qiáng)只能由三個得到鄉(xiāng)民支持的師哥操持。 其中大師哥邱九章為「掌令」,負(fù)責(zé)每月組織信徒齋日誦經(jīng)、燭會渡人;二師哥陳貴恒為「掌旗」,平日里屠豬販肉童叟無欺,故而負(fù)責(zé)給凈鬳教中眾人決冤斷訟、主持公道;三師哥朱敏修為「掌印」,因有心算之能,每旬負(fù)責(zé)調(diào)度教中大小花費(fèi)、財(cái)物,并且分門別類地登記造冊。 “田師妹,師哥我也是見你功夫了得,才破例將你納入教中的,如今外邊尚且因?yàn)楹调扇诵幕袒蹋夷苡惺裁崔k法呢?” 邱九章苦口婆心地把凈鬳教的那點(diǎn)家底說了一遍,隨即他把桌案上的藥缽、紙箋推開,兩手一攤地表示無能為力,乃至還試圖勸解田青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