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65章 飛石與云梯-《上古泰皇》


    第(3/3)頁

    “老夫自有安排,若是公子等得不耐煩,大可領兵出戰。”

    沒想到素來穩重的智疾竟會與一小輩計較。這讓熟悉他的智氏將領感到十分意外。

    見激將之法得逞,魏駒心中大喜,反問道:“疾帥此話當真?”

    “軍中無戲言。”

    “本公子不才,雖不通兵事,但我魏氏兒郎愿為先鋒。”

    盡管很想親自出戰,魏駒還是放棄了逞強的念頭。人生當中的第一戰,他與韓啟章差點被王詡埋在戚城,若非智錯舍命相救,墳頭怕是已經長草。當下表現的如此謙虛,實則是想搶個頭功。以及見識魯班的另一項發明,云梯。

    魏駒很快便組織了三旅人馬。1500人分5輪沖鋒。面對戚城這座三里小城。一面400多米的城墻,略有些拉不開陣仗。

    飛石陸續停止拋射,兩架云梯已被推至陣前。

    確實僅有兩架。這兩架云梯并非電視劇中的加長版竹梯,而是龐然巨物。當然,長些的竹梯也可稱作云梯。暴民與匪寇用來攻個村子或是山寨興許可以使用。然則,魯班發明的云梯又豈會那般草率?

    一座與城墻高度齊平的巨塔,下方有木輪可以移動,這便是云梯的外貌。躲在云梯內的士卒推著它前行。三面木質的外殼,完美的阻擋了衛軍射來的箭矢。當云梯觸碰到城墻的那一刻,隨著云梯后方緩行的士卒如同打了雞血一般,紛紛向上攀爬。

    與其說是攀爬,更像是上樓梯。云梯鏤空的一面,是由一節節竹子鋪就而成的道路。士卒甚至可以舉盾前行。

    不到一刻鐘的時間,第一輪的沖鋒結束。300士卒傷亡過半,逃兵堵塞了后續的攻勢,導致攻上城頭的晉軍很快便被一個接一個的打落城下。

    魏駒一臉的不信邪。他示意手下將官繼續發動進攻。一刻鐘過后,又是同樣的結果。明明每次進攻都有驍勇的士卒攻上城墻,可總會被聚集的衛軍用戈、矛、殳等長武器如掃垃圾般掃下城頭。

    “這般攻城,無異于送死。”

    智錯也看不下去了,說了句大實話。此刻,公輸木的臉委實難看,抽個不停。很想罵句,拉不出屎,別怨地球引力。

    “竊以為,攻城之時,需有弓手從旁策應。”

    聽到這話,公輸木贊許的看向韓啟章。終于有個明白人。

    隨后,魏駒采納了韓啟章的建議,又調來500射手,在士卒未開始攻城之際,先搞了幾波箭雨洗地。

    成果嘛,有點,一丁點,可以忽略不計。

    究其原因,衛軍裝備的弓矢經過王詡的改良,無論在射程還是殺傷力方面都比晉軍的弓矢優秀。兩方對射,四五輪下來,晉軍傷亡近百。

    按照韓啟章的方法試驗了兩次后,智疾也看出了問題的所在。

    “弓矢之利不如衛人。依老夫看尚需更多云梯,方可使敵疲敝,漏出破綻。”

    想來在400多米的防線上,只有區區兩處給敵人壓力,很難做到擊潰的效果。即使己方的弓矢與衛軍裝備的相差無幾,一旦短兵相接,為了避免誤傷,弓手便會轉移目標,從而達不到策應與擾亂的效果。不僅起不到決勝的作用,就連存在的意義也顯得微乎其微。

    果然姜還是老的辣。只有多點開花,全面施加壓力,用車輪戰才能體現出人數的優勢。難怪這老頭不急著攻城。

    此刻的魏駒無比后悔。四輪攻勢下來,不到半個時辰,魏氏就傷亡了近七百士卒,而衛軍似乎僅有不到百人的傷亡。這么個換法,怕是魏氏牙口再好,也啃不下戚城這根硬骨頭。無奈之下只得鳴金收兵。

    就當諸人的目光重新匯聚于公輸木之時,一直端坐觀戰的智疾猛地站起,說道:

    “傳老夫將令,飛石不停,攻城一日。命魯木攜工匠連夜趕制十五架云梯。明日卯時造飯,辰時初刻魏、韓、智三軍輪番攻打南門。”

    傳令兵離去,公輸木領命過后,智疾與智錯、豫讓三人一同返回了東大營。

    帥帳之中,智疾手拿一方毛皮,沾著乳白色的油脂,小心涂抹在劍身之上。

    “宗主再三交代,先生不可身赴險地。今日請戰之事,還望先生明日莫要重提。”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