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宣積極備戰(zhàn),而遠在成武的諸葛亮接見了自己的的友人。 “孔明兄!” “哈哈,季常!” 諸葛亮出門相迎,見到多年好友,卻是非常高興。拉著馬良,并肩進入縣衙內。 馬良挑著兩條白眉,環(huán)顧了縣衙四周,看著滿殿的書籍公文,調笑道:“你這小小的縣中主簿竟也如此辛勞,這卻是讓我沒有想到啊!” 諸葛亮輕搖紙扇,聞言卻也不惱,對馬良道:“正因為辛勞,這才去信,希望你過來幫我啊!” 馬良哈哈一笑,卻是道:“孔明你自號臥龍,有丞相之才,區(qū)區(qū)一小縣,又怎么會難住你呢?”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個人的力量終有盡時,主公大業(yè)未成,更需季常這樣的忠貞義士前來襄助,方可成就一番偉業(yè)!”諸葛亮如此說道。 馬良聞言點點頭,也不在嬉鬧調笑,而是道:“劉司馬自有一番湖海豪氣,良深深仰慕之,如今愿附其尾翼,甘受主公驅馳。” “主公能得季常,想必會非常高興的,只是如今主公在尚武郡征戰(zhàn),一時半會兒恐怕不能與主公相見了。” “我也聽說了此事,王經謀反,據說引了曾國的軍隊入境,這是真的嗎?” 馬良與諸葛亮同坐在矮椅上,馬良不由得向諸葛亮詢問具體情況。 諸葛亮頷首,肯定了馬良所說非虛言。 馬良頓時氣急,一拍案幾,道:“王經此人真是該殺!” 如同馬良這樣的世家子弟,對當今皇帝早無好感,所以王經謀逆多有暗中支持者,如果能成必然有一份開國功勞,如果失敗,在心里也能為王經痛哭一番。 但如今王經竟然喪心病狂到將曾國軍隊引入境內,這犯了所有人的忌諱,所以郭子儀說反便反了。 馬良等人也恨不得生啖王經之肉,渴飲王經之血,所以王經在嚴國的名聲徹底的毀了。 王經如果能贏還好,畢竟贏者通吃,但現在的局面明顯不利于王經,所以痛打落水狗者不計其數。 諸葛亮對馬良道:“現如今四嶺還有大批的青壯家屬尚且不能安置,我希望你能跑一趟,將四嶺的青壯妥善安置好。” 馬良點點頭,“這沒問題。” 諸葛亮道:“傅軍侯就在四嶺駐守,你且拿我手書,傅軍侯必然全力相助,將這數萬青壯家屬安置在尚武郡的青云縣。” “咦?” 對于安置青壯,以馬良之能,并不是棘手之事,不過為何要安置在青云縣? 馬良便問道:“成武縣應該可以安置這些青壯,為何要安置在青云縣?這青云縣并不歸主公管轄啊!” 諸葛亮輕揮羽扇,卻是道:“季常,你有所不知,遷移四嶺百姓到青云縣,這是我與主公為下一步計劃做的準備。” 諸葛亮起身,羽扇指著輿圖,為馬良介紹道:“等此次平定王經之亂,主公希望能夠謀求尚武郡守之位,所以必然要充實尚武郡的人口,而成武縣作為東郡通往尚武郡的要沖,卻也不能放棄,經過近一年的治理,成武縣已經有了大縣的底蘊,朝廷如若得知,等主公轉任,必然空降縣令,這與咱們的計劃不符,所以還是要展示給朝廷成武縣一種貧窮且時有賊盜的現狀。這樣,成武縣的繼承者是咱們人的概率才會增加。” “原來如此。” 馬良頓時明悟過來,旋即拱手道:“還請孔明放心,我必將四嶺百姓妥善安置。” 馬良隨即蹙眉道:“可朝廷如今是由閹宦黃桃掌控,而主公身為雷公麾下大將,那黃桃又豈能讓主公擔任這尚武郡守?” “你且放心,主公與某心中早有決斷!” 諸葛亮卻是胸有成竹道。 馬良見狀,這才放下心來。 等商議完政事,諸葛亮卻是有閑暇時間何馬良嘮起了家常。 “幼常現在學習如何?我記得當年幼常最好談論軍事,揚言要做萬軍統(tǒng)帥,可是豪氣不少。”諸葛亮笑著問道。 馬良卻是搖頭苦笑:“孔明,幼常有一番才氣,縣中諸人皆知,但我卻怕他受慣了表揚夸贊,卻是不能忍受挫折,更容易生了那傲慢之心,不將天下人放在眼里。” 諸葛亮寬慰道:“幼常聰慧過人,只要教導得當,必然不會有驕縱傲慢之心,你這當兄長的可不能這么說自己的弟弟啊!” “哎,我卻是管不了他!” 馬良一時無奈道。 “哈哈!” 諸葛亮聽聞卻是大笑不止。 “阿均一直在家鄉(xiāng),沒有跟你過來嗎?”馬良想到了什么,卻是突然問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