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諸葛亮道:“阿均本來年紀還小,我便讓他留在了家鄉,如今我也是去了信,讓阿均過來與我相聚,以后卻是不知道何時才能回到家鄉了?!? “以主公之能,回到家鄉想必也用不了幾年的。”馬良如此說道。 二人對視一眼,卻是突然大笑起來。 ... 大方關。 乃是嚴國東北邊境最為重要的邊關,只要防備的是與嚴國接壤的曾國。 本來大方關時常駐扎著一只邊軍由朝廷派將統領,但自從王經擔任尚武郡郡守之后,利用十幾年的時間不短侵蝕著這支邊軍,或用財物、或用美女、或者暗殺大將,等到王經造反后,這支原本聽命于朝廷的邊軍,卻突然不受朝廷控制了。 等幾名敢于反抗的將領被殺后,這支軍隊便被王經徹底掌控住了。 劉宣與朱同率領大軍駐扎在大方關城外,朱同先是派遣使者想試著用比較和平的方式收復大方關。 但沒想到迎來的卻是一波箭雨,使者當場身死,朱同也就熄滅了和平解放大方關的打算。 劉宣暗自嘆息一聲,這使者也是高危職業??! “父親,不能再等了,現在朝廷的軍隊就在城外,咱們完全可以想辦法聯系一下朝廷大軍,來個里應外合,說不定就能拿下大方關?!? 一名一臉英氣,身姿颯爽的女子對上座自家父親勸說道。 “讓為父再想想,再想想!” 胡萬卻是滿臉擔憂,不敢輕易下決定。 “父親!” 女子上前欲在勸說,胡萬卻是忍耐不住,指著女子抱怨道:“你一介女子,你管這么多干嘛?。咳f一被城里的叛軍發現,咱們胡家可就完了!” “孩兒有一柄劍,還有一身武藝,可護著父親逃走,還請父親放心!” 女子提著劍卻是滿不在乎的對自家父親說道。 “你!你!哎呀!” 胡萬氣的捂著自己額頭,氣道:“當初怎么讓你去學武呢?你為啥不是個男兒身!” 女子聽罷,卻是瞪大了杏眼,想要跟父親辯論一番。 卻不想被胡萬打斷道:“你先下去休息,且讓我好好想想?!? 女子無奈,只能拱拱手,先退了下去。 ... 朱同與劉宣二人在百余名侍衛的護送下,來到城外的一個小山坡上觀看關隘情況。 朱同知道劉宣可能對大方關了解的比較少,特意為其介紹道:“大方關說是一座關隘,但實際上和一座城池沒什么區別,城中除了邊軍將士之外,也有數萬百姓,出了大方關,咱們也建造了大量的鄔堡、城寨、哨所,用來防備曾國,但王經將曾國軍隊引入關內,恐怕城外一切防御設施都被曾國毀掉了。” “王經老賊真是該殺!” 劉宣恨道,別看朱同數的簡單,實際上布防在大方關四周的城寨是嚴國用了幾十年才修建完成的,每個城寨都是一座堡壘,設有甕城、城壕、羊馬城、馬面、女墻、敵棚、敵團、敵樓、城門重門、閘版、鑿扇、弩臺等防御設施。 可以說防御滴水不漏。 而且城寨之間距離不遠,可以互相支援,守城士卒也不需太多,駐扎千余人,幾乎就讓攻城敵軍望而生畏,根本不敢大舉進攻。 而今一朝便被王經賣了! 這如何不讓劉宣等人惱怒呢! 朱同繼續道:“現如今大方城的守將乃是王經的親信,名叫段敘,城中士卒大約五六千人,段敘只要固守不出,咱們這兩三萬人馬很難將其攻下?!? “這大方關城墻的確高大,如果沒有大型攻城器械,恐怕短時間內確實難以攻下,圖耗人命完全不可取?!? 劉宣說道,看著本來應該屬于自己一方的城池,劉宣一時也是蹙眉不言。 劉宣想到了什么,對朱同道:“大方關乃是邊境前線,與曾國也曾是數次血戰,難道城中就沒有怨恨王經放曾軍進來的百姓士卒嗎?” 朱同頗為贊同劉宣所言,“曾國時常進攻大方關,將士們流血無數,甚至說百姓們每家每戶都有子弟死于戰場,與曾國有這血海深仇,如何能輕易的放下仇恨?城中必然是有義士,不過如今大方關城門緊閉,咱們很難聯系的到他們。” “不怕,只要咱們做到咱們應該做的,城中肯定會動起來的。” 劉宣先將黃忠叫了過來,對黃忠吩咐道:“漢升,你去準備千余份書帛,綁在弩箭上,給我往城里放箭,我要讓城里所有都知道王經所作所為乃是罄竹難書,不能讓咱們嚴國子弟的血白流!” “末將明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