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又如何不怒?!!” 越說,劉如意便越發焦急起來。 “若兒袖手旁觀,待父皇班師回朝,只怕太子得朝堂之共舉,關中萬民之共望!” “彼時,莫言儲君太子之位,便是趙王之爵,恐兒亦難以保全吶······” 言罷,劉如意又是憤然一拍膝蓋,滿是郁悶的側過身去。 倒是戚夫人聞言,面上盡是一片云淡風輕。 見劉如意又側過頭,戚夫人只笑著坐正了身,慢條斯理的端起案幾上的茶碗。 “不過區區一渠,吾兒何必如此焦躁?” “莫非這太子儲君之位,乃朝堂百官共議所得?” “又或關中萬民,便可絕誰人可為太子儲君,又誰人可承襲天子之位?” 說著,戚夫人只面色默然的直起身,眉宇之間,竟還涌上一抹自得之色。 “那賤婢子不過修一渠,于陛下而言,仍不過一賤婢子!” “待陛下班師回朝,母親啼哭兩聲,又哀求兩語,陛下敕封詔書一下,那賤婢子又待若何?” 說到這里,戚夫人不忘做出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溫而拉起劉如意的手,將劉如意又掰回正對自己的方向。 “吾兒莫憂~” “一俟陛下班師,首當其沖者,便是易儲廢后一事!” “待彼時,母親便當以皇后之身安居未央,吾兒身太子儲君,而隨陛下左右。” “如此不數歲,陛下宮車晏駕,吾兒,便立九五至尊之位!” “而母親,亦可為漢太后,母儀天下······” “嗯?” 見母親仍舊沒有意識到鄭國渠的重要性,甚至依舊沉寂在母憑子貴的美夢之中,劉如意只覺心中,涌上一抹無盡的苦澀,以及無奈。 鄭國渠,究竟意味著什么? 劉盈修好了鄭國渠,又意味著什么? 即便年僅九歲,劉如意對此,也是心知肚明。 但即便如此,劉如意又能怎么辦呢? “唉······” “若非母族毫無助力,太子修渠一事,也不至如此順風順水······” 暗自搖頭苦嘆著,這番稍顯責備的話語,終還是沒被劉如意道出口。 裝出一副‘有母親在,我安心了’的模樣,又聽母親描繪一番美好的未來,劉如意便尋了個由頭,恭敬的告別了母親戚夫人。 但劉盈修渠一事,卻并沒有被劉如意從腦海中剔除。 ——老娘不知道個中厲害,竟還不以為意,剩下的事,也只能靠劉如意自己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