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番外:人物解析——呂氏外戚(上)-《大漢第一太子》


    第(3/3)頁

    ·

    第二個問題,呂澤手上到底有沒有兵權,呂澤到底有沒有那么大的本事?如果有,劉邦又是怎么殺了他的?或者說,他怎么會死的那么莫名其妙?

    這個問題,我們能從太史公的《史記》當中,看到些許蛛絲馬跡。

    ——在楚漢彭城一戰,諸侯聯軍統領劉邦一戰敗光聯軍五十六萬人馬,被項羽三萬精銳殺的丟盔卸甲!

    如此令人匪夷所思的大敗,換了大多數人,恐怕都將一蹶不振。

    好比三國時期,官渡一敗,袁本初原地崩潰;赤壁一敗,曹操統一天下的腳步戛然而止;火燒連營,更是使得劉皇叔白帝城托孤。

    而在這個基本宣告劉漢陣營滿盤皆輸,再無東山再起可能性的情況下,周呂令武侯呂澤的身影,卻恰好出現在了支援、接應劉邦的地點。

    或許有人會說,這只不過是巧合。

    那么,再來看一個有趣的現象,就不難看出在劉邦的心中,呂澤這個大舅哥,究竟是個什么地位。

    ——彭城戰敗,逃亡路上拋妻棄子,最終得到大舅哥呂澤接應后,幾乎是在第一時間,劉邦便頒布了冊封嫡長子劉盈為王太子的詔書!

    這,還是巧合嗎?

    是什么逼得劉邦在逃亡路上撇開其他正事,去第一時間冊立繼承人?

    難道是老流氓劉邦,史無前例的因‘拋妻棄子’而感到愧疚,所以拿冊立太子來彌補呂澤,以及呂氏外戚?

    很顯然,更大的可能性是:如果當時,不第一時間冊封劉盈為王太子,那呂澤手上的兵馬,劉邦很可能無法攥穩!

    只有冊封劉盈為王太子,讓呂氏、讓呂澤安心,劉邦才能徹底掌握這支堪稱最后家底,要用于日后東山再起的兵馬。

    這樣一來,第二個問題的答案,也就很明顯了。

    能讓厚黑學始祖劉邦,一個馬上皇帝,一個開國皇帝,為了得到兵權而不惜以冊封太子為酬,呂澤會是個沒有能力的人?

    能讓手下軍隊形成‘沒有呂澤的命令,連劉邦都無法掌握兵權’的凝聚力,呂澤會是個一無是處,只憑大舅哥的身份,被劉邦提攜起來的草包?

    這,也就是我否認‘呂澤是個草包外戚’這個說法的依據——能逼劉邦當場立儲,呂澤,絕對不可能是個草包。

    而呂澤之死,實際上也驗證了呂澤手上,是有兵權,且有艱巨任務的。

    根據《史記》的記載,呂澤大約死于漢八年,即公元前199年;死因是‘戰歿代北’。

    代北是什么地方?

    ——韓王信尚未反叛之時,所駐守的趙長城區域。

    漢匈平城一戰,以及被劉邦視為奇恥大辱的白登之圍,也正是因為韓王信在自己的都城:馬邑陷入重圍,旋即投降匈奴,與匈奴合兵南下才導致。

    這樣說來,呂澤,便應該是韓王信叛逃匈奴之后,劉邦用來接替代北地區防務,也就是韓王信原本負責防守區域的大將。

    這一點,也同樣印證了呂澤的能力。

    道理很簡單:代北如此重要,對北方防務具有戰略性意義,劉邦為啥不派樊噲、周勃、酈商這樣的名將,而是讓大舅哥呂澤去?

    誠然,‘自家人可以信任’這一點,應該也是劉邦的重要考量之一,但如果呂澤真的是個草包,也不可能被任之以如此重任。

    至于呂澤之死,可謂眾說紛紛,沒有史料坐鎮,暫不予評價。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