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回到長安的第二天,丞相蕭何便在自家的酂侯府,等來了少府卿陽城延的拜會。 在課堂主賓落座,在陽城延那飽經歲月璀璨的面龐之上,蕭何不出意外的看見和自己近乎一致的苦惱之色。 “少府此來,莫非……” 未等蕭何音落,陽城延便滿是苦澀的長嘆口氣。 “大戰在即,鄙人頃少府之全力,一應弓羽箭矢、劍戈矛戟,總歸是十之不離八九?!? “但軍糧一事,少府實無可調之糧啊……” 言罷,陽城延滿臉無奈的搖頭嘆息著,下意識端起手邊的茶碗,緩過神來,卻也沒了品茶的興致。 正所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 在這個時代,戰爭最大,也最具戰略意義的物資,便是后世人不太容易理解的糧食。 除小股部隊突襲,或是像巨鹿城下的項羽一般打算背水一戰,否則,沒有任何一個將領,敢在糧草沒有得到確切保證的情況下引軍出征! 若是一到三個月的軍糧沒有提前送到,也沒有將領敢率軍進入陣地。 原因很簡單:在這個時代,糧食,幾乎是士卒軍心唯一的保障。 有了糧食,哪怕戰況再惡劣,將士們也總歸能以‘大不了光榮了,也好歹是個飽死鬼’來安慰自己。 可若是糧食出現短缺,那無論戰況再怎么順利,哪怕遭遇一場小到不能再小的失利,軍心也會轟然倒塌,大軍潰散。 ——十二年前的巨鹿一戰,項羽是如何擊敗回援的秦長城軍團的? 在敵我兵力很可能達到3:1,甚至4:1的情況下,項羽僅憑一出破釜沉舟,真就能把號稱已知世界最強,最難以戰勝的秦長城軍團殺了個丟盔卸甲? 事實的真相,并非如此。 誠然,項羽破釜沉舟,確實讓麾下的楚軍將士在短時間內,迸發出了極其強大的戰意。 但巨鹿一戰真正的決定性因素,是項羽大軍渡過漳水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攻打負責保護糧道的章邯所部,徹底斷了王離所率主力的糧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