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糧道一斷,秦軍將士自是軍心大亂,再加上楚軍破釜沉舟的高昂戰意,此消彼長之下,這才有了霸王破釜沉舟,大破巨鹿,俘秦卒足二十萬余的傳說。 除了楚-秦巨鹿一戰,歷史上還有許許多多的著名戰役,也都是以某一方糧道被斷作為轉折。 如發生在幾十年后,即漢景帝一朝的吳楚七國之亂,也同樣是在太尉周亞夫奇襲淮泗口,斷吳楚聯軍糧道后,才走向有利于長安中央的方向。 而糧道的安危,之所以能對大軍軍心起到如此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原因,不外乎將士們唯一關心的事:明天上戰場之前,能不能吃頓飽飯? 畢竟殺敵立功、斬將奪旗,只是少數幸運兒才能達成的成就。 對于這個時代大部分普通士卒而言,吃飽喝足,攢足力氣,在戰場上優先保住自己的性命,再伺機對敵人造成殺傷,才是關乎身家性命的頭等大事。 而現如今,長安中央要派大軍出關,平滅尚未爆發的代相陳豨之亂,自然也就需要保障好武器軍械、軍糧肉食在內的一應后勤工作。 可就是這項大戰前最基本的準備工作,便已經讓身為丞相的蕭何、擔任少府的陽城延二人焦頭爛額,深感心里憔悴了…… “唉……” “異姓諸侯此起彼伏,關東戰火紛亂不休,不知何時,才能有兩年太平歲景……” 大戰在即,糧食要不要提前準備? 答案自是必然。 但如今的漢室,已經經歷了近十年,且幾乎從不停歇的征戰了…… 十二年前,秦二世胡亥元年,泗水亭長劉邦于沛縣起兵抗秦,到十年前的漢元年,秦帝國轟然倒塌。 被秦始皇統一的神州大陸,也在霸王項羽的分封下,再度分裂為十八個諸侯國。 被項羽封為漢王的劉邦,也只能在鴻門宴后狼狽退出三秦之地,前往自己的封地:漢中。 短短半年后,霸王項羽的注意力,便被自立為王的齊王田榮所吸引,漢王劉邦便借機北出漢中,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平滅了項羽所立的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yì),得以還定三秦! 雄踞三秦、漢中之地后,劉邦麾下的漢軍將士幾乎是未做絲毫修整,便立刻東出函谷,開啟了長達四年的楚漢爭霸戰爭。 到漢五年二月,項羽烏江自刎,劉邦于汜水繼位為帝,得以一統天下的漢室,又開始了連綿至今的異姓諸侯王之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