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56章 孑然何處去,落腳乞兒幫-《如水劍道》


    第(1/3)頁

    庭樹參差,掩住宅院。坊曲蜿蜒,坊墻漸遠。

    出了履信坊,楊朝夕一手握劍、一手托著紅漆木匣,心中傷感之情尚未消褪。

    暖風徐徐,云影清晰,他望著陌生繁華的街衢,腦中陡然涌起、漫無邊際的迷惘:

    方七斗身在洛城行營、唐娟師姊俗務頗多,不好再去叨擾……春溪嬸嬸雖是一觀之主,但麟跡觀是坤道群居之所,男女大防、尚須顧及,更不宜忝顏借宿……覃清師妹雖是商賈之女,但畢竟尚未出閣,自己貿然投奔、怕是與在崔府的情形相差無幾……至于弘道觀,五年前公孫觀主便與尉遲觀主割袍斷義,尉遲觀主又怎好收留一個上清觀出來的道士掛單……

    思來想去,偌大的洛陽城里,竟找不到一處適合的落腳之所!

    楊朝夕垂下頭,看了看紅漆木匣:倒不是住不起館舍,只是館舍雖好、卻少了一份和樂融融的氛圍。況且,元載一旦知道了元季能被擄走的消息、鐵下心要全城搜查,館舍必然首當其沖,反而更容易暴露。

    街上馬車轔轔、牛車軋軋,有歡快的孩童搖著撥浪鼓,從自己身側跑過。后面跟著豐腴卻矯健的婦人,盤起碩大的發髻,一面小跑、一面呼喝著“當心”。

    楊朝夕駐足觀望,沒來由地、想到了小猴子,繼而又想到小豆子。這兩個自己新近收下的徒弟,現在應該正在南市十字坊街的某處,杵著黃瘦孱弱的身軀、向往來之人乞討著一文、兩文錢的施舍。相較之下,眼前嬉鬧的孩童,又是何其幸運、平安且喜樂。

    自己這個做師父的,則著實有些名不符實,答應送給徒弟的信物、教給他們的武藝,竟一樣都未兌現!一念及此,楊朝夕仿佛尋到方向。腳下步伐加快、身體仿佛一抹灰影,迅速向南市奔去。

    南市坊墻高聳,墻內重檐疊屋,現出盛大而繁華的氣度。楊朝夕目的明確,進了南市、一路打聽,先尋了處木作行,買了兩柄柘木劍。又轉過頭,找到一處布肆。

    只見布肆門上的旗招、白底青邊,也綴著“朝元”兩個楷字。楊朝夕心中微動,想起幾年前在北市偶遇娘親那次,也是這樣的一間布肆、一位姓蘇的女掌柜,買下了娘親帶來的絹帛和絞絲,算是雪中送炭了。

    楊朝夕跨入布肆,朗聲道:“要兩套衣衫,給家里小輩帶的。男童大約八九歲,女子大約十三四歲。衣料、針線都要上乘,不會少你的銀錢!”

    布肆掌柜也是位婦人,梳著拋家髻,穿著輕羅衣。面敷淡粉、唇抹榴紅,單看樣貌,倒與北市那間“朝元布肆”的蘇掌柜有七八分相似。

    婦人極為健談:“這位公子稍待!您要的貨品都有現成,這便差人去拿。您先小坐片刻,用些果脯糕點、吃些酸梅茶湯。”

    楊朝夕頷首坐下,隨意打量了一番布肆格局。隨口道:“不知掌柜如何稱呼?與北市那間‘朝元布肆’又有何干系?”

    女掌柜落落大方笑道:“奴家姓蘇。公子說的那位、便是我家長姊!我蘇氏朝元布肆,便是她帶著我們幾個姊妹、一手開辦起來的。聽公子所言,竟識得我家長姊!

    今日碰上,也是有緣,這是我朝元布肆定制的檀香木帶鉤,便送給公子一枚。洛陽城中,南、北、西三市共有七處這樣的布肆,公子憑此帶鉤,便可以少算一些銀錢。”

    楊朝夕拱手謝過,笑著接下:“若果真如此、日后缺了穿戴,便只向你朝元布肆來買。”

    女掌柜喜上眉梢:“奴家歡迎之至!公子再吃一塊‘水晶龍鳳糕’、還有這個‘花折鵝糕’……”

    等了約一盞茶工夫,兩套衣衫便已取來,男服與女服分開、分別擺放在一方長案之上。楊朝細細看過,從上到下、由里而外,無不齊全!甚至連羅襪、巾子、袹複、束帶這類小件衣物,也都備得妥妥當當。

    楊朝夕讓女掌柜找來兩塊粗繒布包好,提在手上,又放下三枚銀鋌,便徑直離開。前腳剛出了朝元布肆,女掌柜后腳便追了出來:“公子,這是找您的三錢銀子、五貫大錢,您忘記拿上了。”

    楊朝夕回頭淡笑:“助人者、人恒助之。北市那位崔掌柜,幫過我娘親多次。些須散碎銀錢,嬸子便留著吃茶吧!”

    南市區域頗大,相當于洛陽城尋常坊市的兩倍。楊朝夕照著幾日前的印象,又是一陣東拐西繞,才找到那處狹窄的坊曲。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召县| 洛南县| 雅江县| 新宾| 和田市| 许昌县| 呼玛县| 都江堰市| 油尖旺区| 芦山县| 新营市| 南雄市| 普安县| 沙河市| 湖北省| 定襄县| 江口县| 正镶白旗| 沅江市| 嘉义市| 永靖县| 肥西县| 通城县| 长丰县| 西丰县| 团风县| 临颍县| 昌邑市| 仙游县| 泸溪县| 清新县| 甘谷县| 文山县| 崇阳县| 绍兴市| 翁牛特旗| 曲沃县| 夏河县| 城固县| 海阳市| 天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