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46章 通遠渠,民夫淚-《如水劍道》


    第(1/3)頁

    盛朝洛陽城,除一道洛水橫貫城池,尚有伊水、谷水、瀍水三道天然水系。皆與洛水貫通,形成河漢之象。

    此外,更有歷朝接續(xù)開鑿而成的永濟渠、通濟渠、通遠渠、通津渠、洩城渠、運渠等大小十余道渠溝。遍布洛陽城內(nèi)外,構(gòu)成西通關(guān)中、北抵幽薊,東到江淮的運河體系。河渠之上,船艫長年往來,漕運無比繁盛。

    洩城渠自德猷門而入,經(jīng)含嘉倉城,過道光、清化、立德三坊,與通遠渠相接,連通洛水,是租庸入倉的必經(jīng)水路。

    楊朝夕出了崔府,一路向北,過了浮橋,徑直拐入立德坊中。開始沿著洩城渠的脈絡(luò),細(xì)細(xì)探查河道疏浚的痕跡。

    此時距羅柔偷聽到洪太祝、陳少尹密談,已過去半月,洩城渠疏浚之事已基本做完。渠岸上每隔一段、便有渠中泥沙、石塊、瓷片等堆成的小丘,尚未來得及清運出城。

    比較奇怪的是,這些小丘中的泥沙、石塊等物,并非雜亂無章地堆砌在一起,反而界限分明:

    泥沙便只是泥沙、石頭也只是石頭,像是人為地、刻意整理過一樣。就疏浚一事而言,完全多此一舉!

    因這條渠道已疏浚完,便不再有不良衛(wèi)負(fù)責(zé)警戒、防止閑雜人等靠近。

    楊朝夕輕易看完了整條洩城渠,并未發(fā)現(xiàn)太多蹊蹺。由北向南折返時,順路向幾座坊間小民打聽了一下,才知道此前的一番熱鬧:

    自開春冰消后,河道疏浚之事便已展開。河南府廣征熟識水性的民夫,每日以采砂船數(shù)艘、列于洩城渠上,船頭均裝有絞盤。

    每船六名民夫,兩人按著竹筐、下水清淤;兩人收放絞盤、將淤積在渠底的泥沙、石塊等,拉拽上船;另有兩人搖漿控船,防止船身順流飄走。

    一船裝滿,便靠岸卸掉。岸上有民夫負(fù)責(zé)分揀打撈上的泥沙、石塊等雜物,遇到酷似石碑、石雕的物件,便單獨存放起來。

    朝廷都水監(jiān)河渠署有專門的水官、稱為渠長,每日會過來監(jiān)工,順便將石碑、石雕帶走。

    偶爾也會有人撈到千百年前的銅器、陶器、玉器等古物,也被渠長勒令上交。

    附近坊市中、有心思活絡(luò)的浪蕩子,見有機可乘,也吆五喝六、充入了民夫隊伍。或下水撈取,或岸邊分揀,一旦渠長、不良衛(wèi)走遠,便將疑似古物的東西順走,換作銀錢,一夜暴富。

    漸漸地、洛陽城中更多喜歡投機取巧的人,都紛紛涌入民夫隊伍,將更多的古物撈出來、藏起來……

    更多一夜暴富的事跡,開始在坊市間傳播開來,振奮著深陷其中、愈發(fā)狂熱的小民。

    然而,下水撈物,卻非萬無一失的發(fā)財路徑。隔三差五,便會有民夫溺亡的事情發(fā)生。父母妻兒抱著破席裹身的亡人、呼天搶地的畫面,早已屢見不鮮。

    但財帛最動人心!些許事故、絲毫不能動搖這些假民夫的狂熱。不是有句俗話叫“富貴險中求”么?

    楊朝夕聽到這些后,不由搖頭嘆息:眾人趨之若鶩,固然有人是為求一夜暴富,但大多民夫卻只是為一家生計罷了。如小豆子、小猴子二人的爹爹,便是為賺那每日一百大錢,將一條性命祭了河神。拋下孤苦無依的姊弟倆,險些落入歹人手中。

    坊間小民還提到一些事情:近幾年河渠疏浚只在春季。渠長的說法是,避開夏汛、秋汛,以及冬日冰封,只有春季最適合疏浚。但春時征調(diào)民夫,恰又與春耕、春種沖突,以至于城郊被征調(diào)過來的農(nóng)人、無不怨聲載道。

    然河南府與都水監(jiān)卻不體恤民情,除每日腳費漲了三成、以緩解民怨外,并不曾調(diào)整每年疏浚的時令。

    而漲上去的腳費,大部分仍舊被洛陽府武侯鋪、都水監(jiān)河渠署的官吏,層層克扣。拿到手上的、最多不過一百五十錢,少的只有七八十文。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沧市| 宿迁市| 霍山县| 河东区| 成都市| 昌吉市| 临漳县| 武胜县| 平罗县| 新田县| 花莲县| 任丘市| 肇庆市| 张家川| 文山县| 安西县| 台东县| 石景山区| 莱州市| 喜德县| 石河子市| 全南县| 瑞昌市| 潮州市| 彝良县| 浙江省| 兴安盟| 常熟市| 兴化市| 南皮县| 若羌县| 冕宁县| 长葛市| 神木县| 益阳市| 石城县| 长汀县| 宜兴市| 尼勒克县| 广州市| 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