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小猴子,小豆子-《如水劍道》
第(1/3)頁
龍在田與通玄觀的恩怨,楊朝夕自然識趣地忽略掉了。單看前夜,他與曲炳玉二人潑婦罵街般的爭吵,便知其中矛盾、難以調和。
龍在田捋了捋污垢黏連的胡子,淡然道:“第一,自然是好好修道,待我人族道修境界術法、均超過妖修,還怕它作甚……”
楊朝夕聽到此處,險些一頭栽在地上,胸中腹誹:這還用你說?若我有移山填海之能,還來找你作什么?
龍在田不顧他一臉氣悶的表情,接著道:“第二,便是將城中道門中人串連起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特別是懂些降妖伏怪之法的老道,務必曉以利害、確保其屆時全力出手……”
楊朝夕聽完,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了:這老丐顯然是“干說不練嘴把式”,這種事情、自然只是道理上可行。畢竟人心各異,真到危急關頭,不把你踢進虎口、替他墊出一條生路的,已經是高風亮節了。不是有句俗話說的好,死道友不死貧道嘛!
龍在田依然侃侃而談:“第三,便是降妖伏怪的一些法器。荀子曰,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就是說,當道士不夠厲害,若手中法器足夠厲害,也可一掃頹勢、以一當十……”
這時,在一旁淡定地啜飲著茶湯的方七斗,也開始坐不住了:“龍前輩,您就別賣關子了,有什么法器可以克制妖物,我方七斗或求、或借、或偷、或搶,也一定要搞來!”
龍在田眉頭微皺,似乎對方七斗打斷他說話、頗為不悅。他瞪了方七斗一眼,才從桌案下抽出一只漆皮剝落的木匣,扣住機關、輕輕推開,許多奇形怪狀的物件,頓時陳列在三人面前。
龍在田將其中物件逐一捧出:“這是熟銅法鏡,可照現妖物原形;這是白玉法印,可鎮破尋常妖術;這是上清含象劍,以雷擊木刻制,可斬滅一般妖祟;這是天蓬尺,可敲破妖膽、阻其攻勢;這是敕神旗,碰到術法高強的大妖,可召神將、請天兵,合力除妖;這是連天鐵障桃符,可截斷妖物逃路……”
龍在田仿佛一位兜售貨品的掌柜,不厭其煩地、將木匣中的法器逐個介紹了一番,林林總總,竟有五六十種!
楊朝夕、方七斗只覺眼花繚亂、嘆為觀止。管不管用暫且不論,單這份面面俱到的收藏,已令二人心服口服。
楊朝夕不禁站起身來,抱拳行禮道:“龍前輩學富五車、深藏不露,不愧是青城山天師洞的得道高人。只是不知,這些法器該如何使用?又須……出多少銀錢、才肯讓我二人帶走?”
龍在田雙眼一瞪,露出警覺之色:“法器不賣!”
楊朝夕頓時一愣,繼續腹誹道:你這老丐!既然不賣,你方才頭頭是道地說了那么多,莫不是戲弄我等?還是想要待價而沽?
方七斗謙恭道:“龍前輩,豈不聞‘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這些法器常年躺在匣子里、得不到用武之地,便如天縱之才無處施展一般,豈會沒有怨氣?如今道門有劫,正是這些法器一試鋒芒的良機,前輩便忍心讓它們繼續蒙塵嗎?”
楊朝夕聽得心中一喜,暗嘆這飽讀詩書之人、果然出口不凡!不過是件討價還價的小事,竟也能有理有據、慷慨陳詞!再看龍在田的臉色,竟露出意動之態,不禁向方七斗豎起了大拇指。
龍在田沉吟半晌、做出肉疼之態:“寶物贈與有緣人,道理老乞兒還是懂的。只是……老乞兒蹉跎半生,尚有一樁心愿未了,須有緣之人伸手襄助。若肯玉成此事,這些陳年之物,便是悉數相送,又何足惜?”
楊朝夕見老丐松口,忙道:“龍前輩有何心愿,我等愿全力襄助!”
龍在田這才露出一絲苦笑:“老乞兒多年來節衣縮食、省吃儉用,只想辦一所‘積善堂’,好湊得屋舍百余間、多庇寒士俱歡顏。如今我乞兒幫幫眾日廣,卻不是什么可喜之事。若公門之人皆能清廉如水、愛民如子,令得小民豐衣足食,誰他娘的愿意入我乞兒幫?!”
楊朝夕、方七斗聽罷,皆久久不語。原來是兩人眼界格局小了,竟險些誤會老丐。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岢岚县|
高淳县|
襄樊市|
潮州市|
芷江|
烟台市|
昌都县|
马关县|
金门县|
贺兰县|
新巴尔虎左旗|
客服|
肥东县|
枝江市|
从江县|
宜君县|
彝良县|
中卫市|
清远市|
宝丰县|
内乡县|
莱州市|
张家口市|
洪雅县|
攀枝花市|
昭通市|
微山县|
吉林省|
乌鲁木齐市|
毕节市|
涟源市|
龙泉市|
当雄县|
柳河县|
施秉县|
沁源县|
宜章县|
苏尼特左旗|
天峨县|
冷水江市|
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