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心易改,情難決-《如水劍道》
第(3/3)頁
“楊師弟,你也是飽讀詩書之人,說話盡可文雅些嘛!手段自然是有的,不過我對娟妹可是一片赤誠、忠貞不渝、天地可鑒!便是指天為誓,也不用擔(dān)心遭雷劈……”方七斗笑著回應(yīng),卻也不怕與他剖明心跡。
“唐師姊出自唐門,這倒是始料未及。若不是方師兄你提及,我還全然不知、自己和真正的江湖宗門,居然這么接近!”楊朝夕感慨道。
“可惜,洛陽唐氏只是旁枝,僅精通機關(guān)術(shù)一項,薊州之亂后,也只剩下她這么一個孤女了。若非當(dāng)年佟觀主相救,娟妹也必活不到今日。”方七斗也是少見地嚴肅起來,“后來我曾提議,帶她去益州一帶認祖歸宗,卻被她拒絕了。”
“這又是為何?”楊朝夕問道。
“娟妹說,唐門雖是大族,但不肯依附朝廷,歷來便遭公門忌憚和排擠。且唐門武技、暗殺、用毒、機關(guān)、陣法等諸術(shù)皆通,行事亦正亦邪,便是江湖中人,也大都敬而遠之。所以認祖歸宗,未必便是好事。”
方七斗解釋道。對于江湖綠林的規(guī)矩,他們方氏一族,也是頗為熟稔。
只是方氏一族,多與當(dāng)?shù)毓T交游往來,且時常提供臂助,可以說是以幕僚的身份、游離在廟堂和江湖之間。所以,方氏族人無論是科舉、務(wù)農(nóng)、從軍、修道、經(jīng)商,都會得到一地公門的庇護。
“在你府中做客,還發(fā)現(xiàn)一樁趣事。”楊朝夕轉(zhuǎn)過話題,抬頭笑道,“令郎定名‘子建’,直取‘七步成詩’曹子建的名字,一定是你的主意吧?”
“那是自然!驚才絕艷如我,已是‘七斗’之才。我兒日后必青出于藍、超越曹子建‘八斗之才’。借他名號一用,卻也不算辱沒了他!”
方七斗將頭昂起、眼高于頂,自有一種睥睨群儒的傲然之氣。恍惚間,楊朝夕又看到了當(dāng)初那個、玩世不恭的方七斗。
“方子建,日后必出將入相。作為長輩,我楊朝夕與有榮焉!”楊朝夕聽罷,笑意更濃,卻唯有拱手拜服而已。
方七斗雙眼瞇起、做出十分受用的表情:“倒是楊師弟你,心里做好決定了么?”
“什么決定?”楊朝夕滿臉狐疑。
“崔師妹和覃師妹,魚與熊掌不可得兼,你預(yù)備選哪個?還是貪心不足、想坐擁齊人之福?”方七斗笑容深沉、開門見山。
楊朝夕自與崔琬、覃清兩人重逢,其實一直在躲避這類想法。心中舊傷未愈,偶爾夜間發(fā)夢,還會有自己和關(guān)林兒的一些過往,甚至還有……羞于啟齒的一些妄想。
此時話題被方七斗擺上臺面,便不得不開始思考、甚至取舍:
崔琬與他,可以說不打不相識,當(dāng)初的兩度交手并不愉快、卻記憶尤深。而當(dāng)時光沉淀下雜質(zhì),余下的、便只剩清澈的溫暖。有這份溫暖,崔琬在自己心中、分量便要更重一些。
覃清當(dāng)時尚幼,只一味纏著他學(xué)劍法,后來贈過他一只香囊、三粒金豆。金豆還在,香囊早不知所蹤,此外沒有太多記憶。只是如今她那酷似關(guān)林兒的相貌,終究令他心意難平。
方七斗見他竟久久不語,以為只是避而不答,便不再追問。岔開話頭道:“修文坊就在前面,這個時候、師傅應(yīng)該已在演武場上了。”
楊朝夕沉沉“嗯”了一聲,算作回應(yīng),聲調(diào)有些自嘲。
心中百味翻涌:像我這樣、自命不凡的人,還能不能再選……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麟游县|
鄂州市|
青岛市|
乳山市|
买车|
信宜市|
临桂县|
鹤峰县|
依安县|
罗定市|
桂东县|
宁津县|
灯塔市|
石泉县|
漯河市|
土默特右旗|
灵山县|
桂林市|
金秀|
大关县|
白水县|
忻州市|
钟山县|
杭锦旗|
宣武区|
凌云县|
闻喜县|
化州市|
革吉县|
绥宁县|
乐平市|
大丰市|
平遥县|
右玉县|
阿合奇县|
延津县|
深州市|
应用必备|
县级市|
隆回县|
中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