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對!我們廠里的車也會超載,但是不會很多,頂多就超載個兩三噸,但是運輸個體戶不一樣,按照重量計運費,跑一趟拉4噸是拉,拉20噸也是拉,只要車能扛得住,他們就敢!”韓明忍不住補充一句,當然,他沒有搶風頭的意思,而是出于和林威之間的關系,怕其他人不理解不相信,因此幫著說明幾句。 姚遠微微點頭,韓明一口氣才慢慢松下來,感覺這位同為糖廠子弟的年輕大老板沒有架子,很好相處。 林威說,“廠家在設計的時候是沒有考慮到嚴重超載情況的,就算有設計冗余度,也扛不住幾倍的超載,所以他們的車經常壞在半路。這就是……” 他一下子想不起那個新潮的詞來,看向姚遠。 姚遠說,“國情。” “對對對,這是我們的國情,就是實際使用情況,所以一些外國的車到了我們這里會水土不服,因為他們在設計的時候沒有充分考慮我們華夏的實際情況。” “車主為了節約成本,在維修的時候,往往是選擇最便宜的方案,所以,如果重要部件壞了,能找到代替品的情況下,是絕對不會用正廠配件的,甚至已經有一些機械加工廠依葫蘆畫瓢加工出配件來賣。” “也就是說,我們的三輪摩托車肯定會被高強度使用,核載500公斤,我敢說,用戶就敢裝2噸的貨!因此,傳動軸是肯定會經常出問題的。大家想想,更換一根傳動軸便宜,還是更換一條傳動鏈條便宜?” 林威一口氣說完,第一次很有底氣地看了姚遠一眼,笑了笑。 姚遠笑著點頭,表示對林威的分析的認可。 “明白了,我明白了。”詹成貴拍著腦袋懊悔地說,“看來我們還是脫離群眾脫離實際情況了。” 尤里聽了翻譯后,也恍然大悟,對林威投降敬佩的目光。 原來不僅僅是底盤穩定的問題,還有后期用戶使用的問題。 所有的問題都提了出來,也都指明了改進方向,姚遠不再就技術這塊談下去了,而是把方向機械生產經營部、市場部、銷售部三大部門的負責人招呼過來,對眾人道,“這款三輪摩托車的制造成本要控制在1500元之內,你們通力合作,實現這個目標。” 各負責人紛紛表態。 單從技術層面來看,是難以搞出一款適合本土情況的三輪摩托車的。目前的市場是用戶適應產品,并且會持續到2008年前后才會倒轉過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