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秀水溪和斷橋計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讓朱天王派兵去在秀水溪上唯一的木拱橋東面設伏,同時在橋墩上安放炸雷。當尚可喜的前隊人馬過橋時,炸橋并且讓伏兵發動攻擊。 這其實是一個錦衣親軍的標準化戰術——因為一系列以甜火藥為戰斗裝藥的武器的出現,之前的許多戰術都已經被淘汰了。知道一些后世戰爭形態的朱和墭就和軍師府、少年堂大班、少年炮兵領的人,一起研究出了幾套運用手榴錘、擲錘炮和糖藥炸彈打埋伏的新戰術,其中就有斷橋計。 而朱天王應該是知道這個斷橋計的,因為軍師府給他發過文,專門介紹了包括斷橋計在內的幾種新戰術。 但是天王朱好像忘了......也許壓根沒看! 錦衣衛北鎮總兵兼大學士蘇勇也拿到過同樣的文書,不過他卻一個字一個字兒的仔細看過了,遇到不認識的字兒還跟兒子蘇占山和侄子蘇占海請教。 不過這會兒蘇勇也沒開口教天王朱——他覺得自己應該給天王朱留點面子。監國定王,又是原儒大學士,哪兒能跟個傻瓜似的什么都不知道? 況且他和天王朱不是很親近,他是跟著大波玲一起上山的。如果不是大波玲堅持要留在大南山上當火炮朱的女先生,他早就下山了。 現在他又在朱和墭和大波玲的支持下當了蘇氏族長,也就給貼上了太孫派的標簽,所以不能在朱三太子跟前表現的太積極。 趙忠義也知道斷橋計怎么用,他是四門提督,還管著六領“門軍”,當然得掌握最新的戰術了。不過他也沒告訴朱天王,他打算等散會后偷偷的和朱天王說,這才是心腹干的事情嘛。 諸葛三和的兒子諸葛正陽當然也知道斷橋計怎么用,可他也不說......他是“小孩子”,大人們都不說,他怎么能說?小諸葛怎么會那么不懂道理。 于是大堂之上,一片沉默! 這個可就有點尷尬了! 朱三太子拿著個錦囊妙計卻不知道怎么用。 而他這個監國干得也不大講究,不知道關起門開小會研究,而是想要向來訪的四個客人請教了。哦,這四個也不算客人,都是原儒大學士嘛!以后大家還要一起商量怎么復興中華和傳播儒家思想的,現在討論一下錦囊妙計也沒什么不可以的。 所以朱三太子就笑著問:“陳軍師、今種和尚、八大山人、舜水先生,你們學問大,一定知道他們諸葛家祖傳的斷橋之計是怎么回事吧?” 這四個大學士當然是有學問的,而且還很樂意為抗清事業出謀劃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