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首先出主意的是老爺子朱之瑜,老爺子是在日本傳播儒家真理的大儒,不過江戶時代的日本武士很喜歡和中國歷史有關的軍談,也就是中國歷史軍事類的故事和小說,其中《三國演義》當然是永遠的“暢銷榜”第一。這朱老爺子在給學生們講儒家大義之余,也要說一下三國的......所以他一聽見“斷橋計”就想起“張飛喝斷當陽橋”的典故了。 于是他就對朱三太子說:“定王殿下,諸葛軍師的斷橋之計,會不會參照了張飛喝斷當陽橋的典故?” “舜水先生言之有理,諸葛軍師的妙計一定和三國的那些事兒有關。”今種和尚屈大均也點點頭,附和道,“這《三國演義》中最有出名的斷橋典故,好像就是張飛斷當陽了。” 八大山人也拈著胡須,笑著道:“貧道在江西也聽說諸葛軍師的事兒了......據說韃子皇帝手下的一個大將還在戰場上撿到了個沒炸響的法寶夜壺,帶去了北京獻寶。韃子小皇帝還專門下詔請龍虎山張天師去北京研究夜壺。這事兒在江西道門中都傳遍了!定王殿下,有這位諸葛軍師輔佐,咱家的大明看來是復興有望了!” “還有這事兒啊......”朱三太子摸著五綹長髯,若有所思,接著他又嘀咕道,“張飛喝斷當陽橋?可是在如今的揭陽城中,誰能喝斷秀水橋呢?” “當然是定王殿下您了!”陳永華笑道,“揭陽城中就數您嗓門大,而且樣貌也威武,手持關刀,立馬橋上,萬馬千軍只等閑啊!” “這是要虛張聲勢?” 朱三太子是有文化的,所以也讀過《三國演義》,當然記得這一段,于是就問幾個手下道:“勇猛蘇、忠義趙、小諸葛,你們覺得孤家親自出馬能唬住尚可喜的大軍嗎?” 他的膽兒還真肥,真打算出陣,不愧是為匪多年的的“野蠻版三太子”。 而勇猛蘇、忠義趙、小諸葛三個都是一愣,心說:“果然是有其子必有其父啊!” “能!” “一定能!” “必須能!” 這三位也都信心爆棚!別看尚可喜有五萬大軍,而他們手頭只有六百常備軍。但他們依舊有必勝的信心! “大王,”小諸葛說著話,還把腰帶上掛著的手榴錘摘下來了,“咱們有這個......必勝!雖然干不翻尚可喜的主力,但是重創他們的先鋒是沒有問題的。只要能重創他們的先鋒,尚可喜這只老烏龜一定會持重緩進,他一緩,大勢就在咱們這邊了。只要世子爺拿下澳門,咱們可就贏定了!” “什么?打澳門?”陳永華聽了小諸葛的話就嚇一跳,都從椅子上蹦起來了,“什么時候的事情?怎么不和我們商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