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691章還有這好事兒? 墨書錦話畢,在場的眾紈绔們不禁應(yīng)聲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片刻后,一立在公案邊角處的紈绔小聲開了口:“那……殿下,待您查清此案并將那結(jié)果呈遞給陛下之后,陛下會下令格殺一切涉案人等嗎?” “或者說,您方才說出來的那段話,是不是代表著,若我等家中確乎有那當年涉入了此案的親友,待此案盡了之后,不管我等曾不曾在此間出力,陛下都會懲處了他們?” 此言一出,立時有不少紈绔跟著那青年輕聲附和起來。 ——那“結(jié)黨營私、構(gòu)陷朝臣”可不是什么小罪,尤其當那被構(gòu)陷的,還是在朝中連綿了四代的將門忠臣之時,這顯然就成了那“輕則貶官,重則抄家”的重罪。 且為了安撫湛氏一族、告慰靖陽伯湛世嶸的在天之靈,帝王一個高興之下,搞不好還要順手多砍上幾顆腦袋。 ——這又讓他們這些出身于各個大員府中的世家紈绔們,心下如何不懼? “唔,若依父皇的性子……”墨書錦斂眉沉吟,“罰他肯定是會多少罰上一些的,但一律格殺,必然也是不可能的。” “畢竟此番被牽涉入此案之人,足足遍布了半個朝堂,若這些人真被他老人家一一盡除了去,前朝定然要生出大亂。” “是以,即便單單只是為了時局穩(wěn)定,父皇他亦不會當真下那等死手。” “何況,父皇一貫是個賢明之君,以本殿對他老人家的了解,他想除去的,從來只有那‘害群之馬’,而非被這瘋馬拐跑的一眾牛羊。” “所以說,只要諸位的親友不是那靖陽伯府一案的‘始作俑者’,或是那致使靖陽伯無故丟了性命的核心之人,大抵是不會受到什么重罰的。” 青年說著彎眼笑笑:“按父皇的脾氣,多半是準備小懲大誡,將那些尋常涉案者好生訓(xùn)斥一番、再罰幾個月的月俸,此事差不離便能過去了。” “朋黨之爭,總歸是歷代難除的沉疴舊疾,并非我朝獨有,為君為帝者,自也不會為此而大動干戈。”墨書錦道,言訖懶洋洋伸手掏了掏耳朵。 他雖未仔細學(xué)過那帝王權(quán)衡之術(shù),年幼時到底也曾被自家老娘逼著看過不少兵法史書,對這朝中的黨||派|爭|斗和他父皇每行一步時的所思所想,亦算有兩分自己的見解。 由是他此時再給這幫腦子本來就不見得有多笨、只是懶于念書的紈绔們粗略講起朝中之事,倒還真有些似模似樣、有理有據(jù)。 誒嘿,這么一想,他還挺崇拜自己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