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不得不說,這位常公公雖然勢力眼,但對高建武還是很忠誠的。 這其實也很正常,太監倚人而活又身有殘缺,不忠于當權者只有死路一條,就算歷史上那些權傾朝野的太大監,如趙高,魏忠賢,李蓮英等亦無法免俗。 這主要跟太監大部分文化層次比較低,除了伺候人啥也不會有很大關系,呃,話題有點扯遠了,咱們還是繼續說李恪。 高建武的御書房跟老李的看上去大差不差,除了空間略顯寒酸,倒也五臟俱全,該有的全都有,不該有的……嗯,他也看不到。 見到李恪進來,高建武明顯愣了一下,顯然沒想他會如此年輕。 好在當了這么多年的帝王,多少有些定力,微微錯愕之后,高建武立刻笑著說道:“你便是楊大能吧,堅壁清野一策力阻十余萬唐軍,逼的名將薛萬徹不得不止步盧龍,端得是英雄出少年。” 李恪不卑不亢上前躬身行禮,朗聲說道:“陛下過獎了,都是臣應該做的,況且大唐興不義之師,凡有志之士皆不會無動于衷,就算沒有臣也會有其他人站出來阻止唐軍。” “嗯,勝不驕,敗不累,品性不錯。”高建武笑著點頭,李恪一席話簡直說他心坎里去了,連帶著對他年齡的不滿也淡了許多。 李恪也不多話,高建武問他什么,他就答什么,待其問到如何應對唐軍進攻之時,方才緩緩說道:“唐國亡我高句麗之心不死,我等哪怕老老實實做順民,到頭來亦免不了被其征伐的下場。” 高建武深以為然的點點頭:“不錯,說下去。” “既然如此,臣建議陛下先下手為強,一方面與唐國虛與委蛇,另一方面加強國內的軍事、經濟建設,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如此只需三到五年,即便唐國再度入侵,我方亦能從容應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