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恪大而泛之的畫著大餅,高建武也不真是白癡,聽完之后皺眉問道:“太過寬泛,可否具體說說,如何虛與委蛇,如何加強經濟和軍事?!? “這個簡單。”李恪微微一笑,絲毫不見緊張之色,淡色說道:“所謂虛與委蛇,就是暫時答應大唐的一切條件,要錢給錢,要東西給東西?!? 高建武勃然變色:“如此我高句麗還剩什么!” 李恪處變不驚,依舊是笑呵呵的:“王上稍安勿躁,且聽臣細細說來。所謂答應一切條件只是一個說辭罷了,比如臣聽說唐國曾要求我們拿出一千萬貫,如果是臣來處理此事,便會以礦產為交易目標,畢竟是些土里埋著的東西,交易給唐國咱們并沒吃多少虧。 一千萬貫能買到的礦產和資源具本有多少完全就是我們自己說了算,我們說石炭一百文一斤,那就是一百文一斤,我們說一貫錢一斤,那就是一貫錢一斤。 更何況,礦產開采需要時間,我們甚至可以借這個理由把所有錢款的交付時間拖到十年之后,若唐國不想等,大不了把礦山直接給他們,我倒是想要看看,他們有沒有那個膽子來高句麗開礦?!? “妙啊!”高建武猛的站了起來,搓著手在原地像頭拉磨的驢不斷的轉著圈,一邊轉一邊喃喃自語:“妙,此計大妙,楊卿啊楊卿,你說你為何不早些出現,否則何至于鬧到現在這個地步?!? “現在也為時不晚,唐國既然占了盧龍之后沒有再踏進高句麗半步,說明唐皇并沒有信心一舉將高句麗踏平,如此我們只需派人與唐國好好談談,或許還能爭取些時間?!? 李恪如此說倒也并非是信口開河,打仗嘛,打到一定程度自然是要談判的,現在的情況在大部分人眼中已經形成僵局,高句麗拿不回盧龍,大唐也因為堅壁清野無法寸進,如此一來談判也就成了必然。 但談判也要有合適的人選,高建武既想收回盧龍,又不想吃太大的虧,偏偏李恪在這個時候給他提了一個合理的建議,用資源來換和平。 這個建議不禁讓他頗為心動,首先一點他不需要為此付出大量的錢財,其次他可以借此機會以國家大義削弱國內某些大家族的勢力,把某些家族領地內的礦山賣給唐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