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公玉明溪以為,徜若她能讓大夏人看一看那些典籍詩文,于大夏人,難道不是一件幸事么? 她自然不至于無恥到把這些文道財富以已之名宣揚,她想好了,她編撰之書,以無名氏為名,然后造個假,做舊成失傳古籍吧。 造假這檔子事呢,對于大半輩子都在和金石打交道,續(xù)編了《金石錄》的她來說,實在是件再簡單不過的事。 七尋畫稿畫到一半,覺得有些冷,想回房從櫥里取件披風披上,結(jié)果就見美娘在奮筆疾書,一問,才知道老娘在編寫啥。 七尋來了興致:“宋后文化,亦有璀璨之處,如元曲,一曲《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叫人不勝唏噓,心中發(fā)酸,而秋末初冬天地蕭瑟也躍然眼前。清代也有個出身貴族的詩人,叫納蘭容若,家族曾顯赫一時,后來敗落,他的一首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心人易變,讓多少后世人惆悵動容。宋詞固然是歷史長河中最璀璨的明珠,能與之相比的,也只有唐詩,但元曲亦有其獨道之處。” 公玉明溪回味了一下那曲《秋思》,又細品了納蘭容若的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不免癡了一回。 回過神來,只余一聲嘆息。 七尋道:“詩詞之美,便在于能引共情,不過我更愛雄闊豪放之詞,我們種花家的一位開國偉人,亦曾有一闕《沁園春》,我以為,縱觀歷史所留詩詞,這闕《沁園春雪》,論氣象之雄偉,當屬一流。” 公主明溪按下心中低惆,笑道:“你背來我聽聽。”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茫茫;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池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公玉明溪聽完心道,這是何等的內(nèi)心強大之人,才能寫出這樣的詞! 意境壯美,氣勢恢宏,整闕詞大氣而磅礴,那種豪邁之胸襟,豈是常人所能有? 對于歷代開國帝王,后世即便同為帝王,也甚少公開藏丕,這位小尋所說的偉人,卻毫不避諱,直言抒意,又是何等的豪情萬丈,和對身處的時代,以及對自己時代人物的自信,才能站在歷史的角度,傲視那些歷史上的一代開國帝君,并說出“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樣的話來。 當然,以小尋對她曾經(jīng)的時空的描述來看,這位偉人,確有資格。 他確實帶領(lǐng)著那個時代的風流人物,創(chuàng)造了一個美好而讓人向往的新世界。 始皇陛下一統(tǒng)六國,造就了后世的大一統(tǒng),而這位傳人,卻帶領(lǐng)著他時代的那些天縱英才們,創(chuàng)造一個更強大,更美好的世界。 第(1/3)頁